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2、[唐]柳宗元《别舍弟宗一》《闻黄鹂》《汨罗遇风》等13首

(2021-04-23 06:41:04)
标签:

暮春

古典文学

修身养性

柳宗元

唐诗

杂谈

分类: 读书笔记

[唐]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别舍弟宗一》《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梅雨》《觉衰》《闻黄鹂》《戏题阶前芍药》《杂曲·杨白花》《汨罗遇风》《朗州窦常员外寄刘二十八诗》《戏题石门长老东轩》《始见白发题所植海石榴》《离觞不醉》


192、[唐]柳宗元《别舍弟宗一》《闻黄鹂》《汨罗遇风》等13首

192、[唐]柳宗元《别舍弟宗一》《闻黄鹂》《汨罗遇风》等13首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唐] 柳宗元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接受别人寄赠作品后,以作品答谢之。侍御:侍御史。象县:唐代属岭南道,即今广西象州。

碧玉流:形容江水澄明深湛,如碧玉之色。

骚人:一般指文人墨客。此指曹侍御。木兰:木兰属落叶乔木,古人以之为美木,文人常在文学作品中以之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这里称朋友所乘之船为木兰舟,是赞美之意。

潇湘:湖南境内二水名。这句说:我在春风中感怀骚人,有无限潇湘之意。“潇湘意”应该说既有怀友之意,也有迁谪之意。

采苹花:南朝柳恽《江南曲》:“汀洲采白苹,日暮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清一统志湖南永州府》:“白苹洲,在零陵西潇水中,洲长数十丈,水横流如峡,旧产白苹最盛。”此句言欲采苹花赠给曹侍御,但却无此自由。这是在感慨自己谪居的处境险恶,连采花赠友的自由都没有。

作品译文

眼看破额山前,流过清碧的柳江之水。遥想在木兰舟上,端坐思友的京朝诗人。读你所寄诗作,如沐春风温暖无限。想采蘋花相赠,身为逐臣怎能自由?


192、[唐]柳宗元《别舍弟宗一》《闻黄鹂》《汨罗遇风》等13首

《别舍弟宗一》
[唐]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宗一:柳宗元从弟,生平事迹不详。
零落:本指花、叶凋零飘落,此处用以自比遭贬漂泊。黯然:形容别时心绪暗淡伤感。
双:指宗元和宗一。越江:唐汝询《唐诗解》卷四十四:“越江,未详所指,疑即柳州诸江也。按柳州乃百越地。”即粤江,这里指柳江。
去国:离开国都长安。六千里:《通典·州郡十四》:“(柳州)去西京五千二百七十里。”极言贬所离京城之远。
万死:指历经无数次艰难险阻。投荒:贬逐到偏僻边远的地区。
桂岭:五岭之一,在今广西贺县东北,山多桂树,故名。柳州在桂岭南。这里泛指柳州附近的山岭。《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七《岭南道贺州》载有桂岭县:“桂岭在县东十五里。”瘴:旧指热带山林中的湿热蒸郁致人疾病的气。这里指分别时柳州的景色。
荆、郢(yng):古楚都,今湖北江陵西北。《百家注柳集》引孙汝听曰:“荆、郢,宗一将游之处。”何焯《义门读书记》曰:“《韩非子》:张敏与高惠二人为友,每相思不得相见,敏便于梦中往寻。但行至半路即迷。落句正用其意。”

白话译文

生离死别人间事,残魂孤影倍伤神;柳江河畔双垂泪,兄弟涕泣依依情。
奸党弄权离京都,六千里外暂栖身;投荒百越十二载,面容憔悴穷余生。
桂岭瘴气山林起,乌云低垂百疫行;欣闻洞庭春色好,水天浩淼伴前程。
聚会惟赖南柯梦,相思愿眠不醒枕;神游依稀荆门现,云烟缭绕恍若真。


192、[唐]柳宗元《别舍弟宗一》《闻黄鹂》《汨罗遇风》等13首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唐] 柳宗元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柳州:今属广西。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隅(yú):角落。甘:即“柑”,橘类的一种。
黄甘:即黄柑。柑的一种。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郭璞注:“黄甘,橘属而味精。”
城隅:城角。多指城根偏僻空旷处。《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楚客:指战国时楚国大诗人屈原。屈原爱橘,曾作《橘颂》,对桔树的美质作了热情的赞颂。皇树:即橘树。

木奴:指柑橘的果实。唐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绿粽新菱实,金丸小木奴。”
“不学”句:说的是李衡种柑谋利的事。据《水经注·沅水》载,三国时荆州人李衡为吴丹阳太守,曾遣人于武陵(今湖南常德县)龙阳洲种柑千株,临死时对他的儿子说:我在州里有千头木奴,可以足用。他把柑树当作奴仆一样,可以谋利,所以称为“木奴”。这句话是从反面说。

喷雪:形容白花怒绽。
垂珠:悬挂的珠串。这里比喻柑果。
坐待:渐渐地等待。宋苏轼《滕县时同年西园》诗:“人皆种榆柳,坐待十亩阴。”
滋味:美味。《吕氏春秋·适音》:“口之情欲滋味。”

白话译文

我亲自种植黄柑二百株,春天到来时枝叶青翠,城西北隅一派碧绿。
我像屈原一样喜爱这天生的美树,不学李衡那样把柑树当作木奴来谋利。
多少年才能闻到那像喷雪般白色的花香?又是谁来摘下那像垂珠般的果实呢?
如果让我等到柑树成林的那一天,它的美味还能够让我这个老叟滋养受益。


192、[唐]柳宗元《别舍弟宗一》《闻黄鹂》《汨罗遇风》等13首

《梅雨》
[唐] 柳宗元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
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梅雨:农历四五月间,江南一带在杨梅成熟时,常阴雨连绵,这段时间,就称作梅雨季节。其雨叫梅雨,也叫黄梅雨,

梅实:杨梅的果实,俗称杨梅。

楚、越:泛指江南,这里都是指江南的永州,永州是荆楚的最南端,也是南越的最北处。

海雾:海上的雾气。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此处借其乡思之苦的意。

江雪:江涛如雪,一作“江云”。北津:北去的渡口。

“素衣”两句:素衣,白色的衣。这里是化用典故,谢脁诗云:“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这是说“京洛有许多灰沙,白衣服都被染成黑的了。”柳宗元是反其意而用之。

白话译文

杨梅结实正是阴雨连绵的时候,天地苍茫一片,时间恰是晚春。愁深难眠更哪堪楚猿夜啼,好梦易醒禁不住越鸡伺晨。雨雾朦朦从海隅直达南极边的尽头,江涛汹汹淹没了北去的渡口。身上的白衣被江南的梅雨墨染,却不是京城的尘埃所为。


192、[唐]柳宗元《别舍弟宗一》《闻黄鹂》《汨罗遇风》等13首

《觉衰》
[唐] 柳宗元
久知老会至,不谓便见侵。
今年宜未衰,稍已来相寻。
齿疏发就种,奔走力不任。
咄此可奈何,未必伤我心。
彭聃安在哉,周孔亦已沉。
古称寿圣人,曾不留至今。
但愿得美酒,朋友常共酙。
是时春向暮,桃李生繁阴。
日照天正绿,杳杳归鸿吟。
出门呼所亲,扶杖登西林。
高歌足自快,商颂有遗音。


不谓:不打招呼。侵:渐近。
宜:应该。稍已,已经。
种:形容头发短少。
咄:叹词,表示失意或无奈。
彭聃:即彭祖和老聃,为古代长寿者。周孔:即周公和孔子,为古代圣人。
杳杳:高远的样子。
遗音:声音不断,余音袅袅的意思。

【译诗】

早知人生,衰老难辞;不曾想到,来势何迅。
我生今年,理应未衰;不知不觉,老来相寻。
牙齿已松,头发脱落;四处奔走,力已不任。
徒有慨叹,无可奈何;人皆如此,何必伤心。
彭祖老聃,今日何在?圣如周孔,早归寂沉。
寿者圣者,为人称颂;但无一人,存活至今。
此时惟愿:美酒作伴;朋友相聚,同饮共斟。
春光美好,即将逝去;桃红李白,枝叶繁阴。
阳光明媚,绿野连天;杳杳归鸿,天际长鸣。
呼朋唤友,出门踏青;手持扶杖,登上西林,
临高快意,放声高歌;犹如商颂,不绝余音。

192、[唐]柳宗元《别舍弟宗一》《闻黄鹂》《汨罗遇风》等13首

《闻黄鹂》
[唐] 柳宗元
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
一声梦断楚江曲,满眼故园春意生。
目极千里无山河,麦芒际天摇清波。
王畿优本少赋役,务闲酒熟饶经过。
此时晴烟最深处,舍南巷北遥相语。
翻日迥度昆明飞,凌风邪看细柳翥。
我今误落千万山,身同伧人不思还。
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闭声回翅归务速,西林紫椹行当熟。


黄鹂:即黄莺,亦名仓庚、搏黍、黄鸟,羽毛黄色,从眼边到头后部有黑色斑纹,鸣声悦耳。

子规:即杜鹃,又名布谷、杜宇、鹈鴂,初夏时啼声昼夜不断,其声凄楚。

一声梦断:言黄鹂的一声鸣叫把梦惊醒。楚江曲:指永州湘江之滨。故园:指长安。春意生:春天欣欣向荣的景象。

无山河:谓秦中平原没有高山大河。际天:连天,一望无际。青波:指麦浪。

王畿(j基):京郊,古称靠近京城的周围。优本:优待农民。务闲:指农忙过后稍稍清闲的时候。饶经过:颇有情谊的频繁来往。

晴烟:指炊烟,有人家居住的地方。

昆明:昆明池,在长安西南。据《汉书·武帝纪》,武帝为习水战,于长安西南凿昆明池,周围四十里。细柳:地名,即细柳聚,又称柳市,在昆明池之南。汉文帝时,周亚夫曾屯兵于此,以备匈奴。翥(zh驻):飞举。宋之问《度大庾岭》诗:“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伧(cáng仓):韩醇注:“楚人别种。”不思还:不想还乡。

乡禽:指在家乡常能见到的子规、黄鹂。生心:产生思念之心。桑梓:家乡。《诗经·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朱《传》:“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后以桑梓为家乡的代称。

闭声:停止鸣叫。回翅:张开翅膀往回飞。务速:一定要快。西林:柳宗元在长安城西有祖遗田产,有果树数百株,西林指此。椹(shèn臻):同“葚”,桑树结的果实,成熟后色紫,故日紫椹。行:即将。

【译文】

听厌了杜鹃朝朝暮暮的啼叫,不料忽然间传来了黄鹂的鸣唱。

熟悉的叫声打断了我在湘江边上的睡梦,满眼显现出故乡生机盎然的景象。

那里放眼千里看不到高山大河,与长天相连翻滚着青青麦浪。

京都地区优待农民少征赋役,乡邻们在农忙过后、酒酿成熟频繁来往。

在那炊烟袅袅巷道深深的村舍里,村南巷北的人们远远地打着招呼互话短长。

黄鹂翻飞在阳光下高高地横过昆明池,又迎着风斜看着细柳展翅飞翔。

我如今跌落在家乡的千山万水之外,就像楚地客家人那样不再返家回乡。

你这故乡的鸟儿为什么要来到这里,使我心里不禁思念起遥远的家乡。

停止鸣叫调转翅膀快快往回飞吧,你爱吃的西林紫桑就要飘出成熟的果香。


192、[唐]柳宗元《别舍弟宗一》《闻黄鹂》《汨罗遇风》等13首

《戏题阶前芍药》
[唐] 柳宗元
凡卉与时谢,妍华丽兹晨。
欹红醉浓露,窈窕留馀春。
孤赏白日暮,暄风动摇频。
夜窗蔼芳气,幽卧知相亲。
愿致溱洧赠,悠悠南国人。


芍药:这里指牡丹。《开元天宝花木记》:“禁中呼木芍药为牡丹。”《松窗录》:“开元(713-741)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

与时谢:指随着时令的变化而凋落。

妍(yán焉)华:美丽的花。

欹(q妻)红:倾斜的意思,欹红,倾斜的红花。

窈(yo腰)窕(tio朓):(女子)文静而美好。这里形容芍药花姿态的美好。

暄(xun宣)风:暄,(太阳)温暖,暄风即暖风。

溱(zhén诊)洧(wi尾)赠:《诗经·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溱洧”,郑国的两条水名,在今河南境内。古之芍药为香草名,青年男女以芍药相赠表示愿结情好。

南国:江南。

译文

平常的花草都随时令的变迁而凋谢,唯有这美丽的牡丹仍开放在今晨。
溢满露珠的鲜红的花朵象喝醉了甘醇微微倾斜,美好的姿态留给了将逝的暮春。
独自欣赏一直到西阳下沉,温暖的春风把枝叶摇动频频。
浓郁芳香自窗外透入,好似与静卧的人来相亲。
真想像《溱洧》诗中的少男少女一样,摘一朵牡丹赠给悠悠的南国美人。

192、[唐]柳宗元《别舍弟宗一》《闻黄鹂》《汨罗遇风》等13首

 

《杂曲歌辞·杨白花》
[唐] 柳宗元
杨白花,风吹度江水。
坐令宫树无颜色,
摇荡春光千万里。
茫茫晓日下长秋,哀歌未断城鸦起。


杨白花:乐府杂曲歌辞名。《柳河东全集》载《南史》:“杨白花,武都仇池人,少有勇力,容貌瑰伟,魏胡太后逼幸之,白花惧祸,会父大眼卒,白花拥部曲南奔于梁。胡太后追思不已,为作《杨白花》歌,使宫人昼夜连臂蹋蹄歌之,声甚凄断。”
杨白花:白色的杨柳花絮。
坐令:致使。
长秋:汉代皇后宫名。《后汉书·马皇后记》李贤注:“皇后所居宫也。长者,久也;秋者,万物成熟之初也,故以名焉。”

【译文】

杨柳轻轻地飘着白花,被风吹过长江岸。
致使宫中绿叶凋零无颜色,你却摇荡着万里春光。
旭日的光芒刚刚照进长秋宫,怨歌未了又闻啼鸦城头信雌黄。

 

192、[唐]柳宗元《别舍弟宗一》《闻黄鹂》《汨罗遇风》等13首

《汨罗遇风》
[唐] 柳宗元
南来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
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


汨罗:汨罗江,水名,在今湖南省东北部。

楚臣。指屈原。《五百家注》引韩醇曰:“屈原投汨罗而死。公方召回,故云‘不作楚臣悲’。”

修门:郢都的城门。《五百家注》引孙汝听曰:“《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入修门兮。注云:修门,郢城门。”此借指长安城门。期:时间。

报:告诉。为报……道,等于说“对……说道”。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古人认为太平时代海晏河清,所以说“枉”。

白话译文

当初我南贬永州,并未像楚臣屈原那样悲痛欲绝,那是因为我相信,自己终会有再返长安的一天。
在春风中行进在汨罗江上,告知江水就不要兴风作浪了,那不仅耽误行程,也辜负这清明的时代。

192、[唐]柳宗元《别舍弟宗一》《闻黄鹂》《汨罗遇风》等13首

《朗州窦常员外寄刘二十八诗,见促行骑走笔酬》
[唐] 柳宗元
投荒垂一纪,新诏下荆扉。疑比庄周梦,情如苏武归。
赐环留逸响,五马助征騑。不羡衡阳雁,春来前后飞。


【投荒】贬谪﹑流放至荒远之地。
【一纪】1.岁星(木星)绕地球一周约需十二年,故古称十二年为一纪。
【荆扉】柴门。
【赐环】亦作"赐圜"。 旧时放逐之臣,遇赦召还谓"赐环"。语本《荀子.大略》:"絶人以玦,反絶以环。"杨倞注:"古者臣有罪待放于境,三年不敢去,与之环则还,与之玦则絶,皆所以见意也。"
【逸响】1.奔放的乐音。 2.指雄浑奔放的诗文。
【五马】《玉台新咏.日出东南隅行》:"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汉时太守乘坐的车用五匹马驾辕,因借指太守的车驾。亦为太守的代称。
【征騑】远行的马。

 

192、[唐]柳宗元《别舍弟宗一》《闻黄鹂》《汨罗遇风》等13首

《戏题石门长老东轩》
[唐] 柳宗元
石门长老身如梦,旃檀成林手所种。坐来念念非昔人,
万遍莲花为谁用。如今七十自忘机,贪爱都忘筋力微。
莫向东轩春野望,花开日出雉皆飞。


石门:为永州法华寺内的一处居室。长老:对和尚的尊称。东轩:指东边的窗户或门。

身如梦:指人生往事如梦。

旃檀(zhntán沾谈):梵文“旃檀那”的省称,即檀香。玄应《众经音义》:“旃檀那,外国香木也,有赤、白、紫等数种。”是一种常绿乔木,木材极香,可以用来制作扇骨等多种器具,也可药用,或制成各种香料。手所种:指旃檀的幼树是石门长老亲手栽种。

坐来念念非昔人:其意是说,石门长老长年坐坛念经,年岁渐老,今非昔比。

万遍:形容反复念诵。莲花:指《妙法莲华经》,这里泛指一切佛经。为谁用:意为没有人愿意听他念诵佛经。

忘机:指忘却计较或没有巧诈之心。这里指自甘恬淡与世无争。

贪爱:指石门长老年青时的理想与追求。筋力微:形容身心老迈,壮志消沉。

雉(zhì志):即野鸡。雉皆飞:比喻诗人亲友多丧、孤苦伶仃的意思。典出乐府琴曲《雉朝飞》。

【译文】

石门长老身世如梦,

当年栽种的檀香已经成林。

静坐念禅今非昔比,

莲华经念了万遍有谁倾听?

如今年过七十早已忘却往日的追求,

筋力衰减再不会壮志凌云。

不要向东边窗外春天的原野张望,

晴空下百花盛开野鸟却已飞尽。

192、[唐]柳宗元《别舍弟宗一》《闻黄鹂》《汨罗遇风》等13首

《始见白发题所植海石榴》
[唐] 柳宗元
几年封植爱芳丛,韵艳朱颜竟不同。
从此休论上春事,看成古木对衰翁。

海石榴:据《本草纲目》介绍说,五月开花,高一二尺,即结实。

几年封植:指新植海石榴至始生白发又隔数年。

韶艳:美艳。朱颜,红色的容颜。

上春:农历正月。梁元帝“纂要”:“正月孟春……亦曰上春”。上春事,指开春时栽植花草树木的事。

几年来培土栽植只为喜爱芬芳的花丛,美艳的红花与憔悴的面容竟是这样不同。
从此再也不要提孟春时节种花的事了,只看海石榴长成旧木伴我这衰弱的老翁。

 

192、[唐]柳宗元《别舍弟宗一》《闻黄鹂》《汨罗遇风》等13首
《离觞不醉,至驿却寄相送诸公》
[唐] 柳宗元
无限居人送独醒,可怜寂寞到长亭。
荆州不遇高阳侣,一夜春寒满下厅。

离觞(shng):送别的酒。觞,古代喝酒用的酒杯。驿:驿站,古代来往官员及传递公文差役在中途歇宿、换马的馆舍。却寄:回寄,指到驿站后把诗回寄给永州送他的人。

居人:指居住在永州的故旧。独醒:《楚辞·渔父》:“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柳诗用其意,紧扣题中“离觞不醉”,以屈原自喻,言其头脑清醒,不与世俗同流。

可怜:即可惜,这里引申为可悲、可叹。长亭:古时设在路旁供行人停息的亭舍。诗词中的长亭多指送别的地方。

荆州:古州名,永州古属荆州。高阳:指汉高祖刘邦的谋士郦食其。他是陈留高阳(今河南杞县西南)人,见刘邦时自称“高阳狂士”。在楚汉战争中,他多次为刘邦出谋,并亲自劝说齐王田广归汉,使刘邦未经一战而得齐地七十余城。侣:伴侣。

下厅:指客舍。

白话译文

无数的当地人都来送我这独醒的行客,此后我便一人寂寞地远行到路旁的长亭中歇宿。

来到荆州却没遇上高阳酒徒般的豪士,只好在传舍中度过了春寒料峭的一夜。

 

192、[唐]柳宗元《别舍弟宗一》《闻黄鹂》《汨罗遇风》等13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