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27、正月诗历十八日:宋·晏殊、张耒、蔡襄、陆游、史达祖、清代:邵葆祺

(2021-03-01 08:39:26)
标签:

传统文化

诗词

初春

美女

正月

杂谈

分类: 诗词学习

正月诗历十八日:

宋·晏殊、张耒、蔡襄、陆游、史达祖

清代:邵葆祺

127、正月诗历十八日:宋·晏殊、张耒、蔡襄、陆游、史达祖、清代:邵葆祺

127、正月诗历十八日:宋·晏殊、张耒、蔡襄、陆游、史达祖、清代:邵葆祺

127、正月诗历十八日:宋·晏殊、张耒、蔡襄、陆游、史达祖、清代:邵葆祺

127、正月诗历十八日:宋·晏殊、张耒、蔡襄、陆游、史达祖、清代:邵葆祺

正月十八夜

宋·晏殊

槿户茅斋雅自便,京华风味入新年。

楼台冷落收灯夜,门巷萧条扫雪天。

疾酒不闻花外漏,放朝仍得日高眠。

何妨静习闲中趣,欲问林僧结净缘。


注释:
自便:自安;自利。随各人的方便行事。
收灯:旧俗农历正月十五为灯节,正月十三上灯,正月十八收灯。
疾酒:一作“病酒”,饮酒沉醉。
结净缘:结识纯净的、真正的法缘。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十岁为神童,二十、三十为才子,四十、五十为名臣,六十为神仙,可谓全人矣。”大致就是晏殊这样的人了。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有“宰相词人”之称。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晏殊一生富贵,虽多年身居要位,却平易近人。他唯贤是举,范仲淹、孔道辅、王安石等均出自其门下;韩琦、富弼、欧阳修等皆经他栽培、荐引,都得到重用。韩琦连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富弼身为晏殊女婿,但殊举贤不避亲,晏殊为宰相时,富弼为枢密副使,后官拜宰相。


127、正月诗历十八日:宋·晏殊、张耒、蔡襄、陆游、史达祖、清代:邵葆祺

127、正月诗历十八日:宋·晏殊、张耒、蔡襄、陆游、史达祖、清代:邵葆祺

正月十八日四首

:张耒 

其一

收灯城市接荒村,翁媪耽眠日已暾。 

何事牧童能早起,缓驱白牯出柴门。


其二

幽人睡足闻春鸟,共喜晖晖日满篱。
里巷收灯人寂寞,邻家夫妇赁舂归。

幽人:一指幽隐之人,隐士;二指幽居之士。

赁舂:受雇为人舂米。



其三

道旁兰若冷于秋,迎客开门一比丘。
夜久无人风露冷,空廊饥鼠窃膏油。

兰若: 寺庙。

其四

山下书生业读书,荻篱葛蔓避人居。
最怜无奈穷耽酒,时遣羸童致一壶。

羸童:瘦弱、体弱的儿童,

127、正月诗历十八日:宋·晏殊、张耒、蔡襄、陆游、史达祖、清代:邵葆祺

127、正月诗历十八日:宋·晏殊、张耒、蔡襄、陆游、史达祖、清代:邵葆祺

127、正月诗历十八日:宋·晏殊、张耒、蔡襄、陆游、史达祖、清代:邵葆祺

正月十八日晴霁登柯

宋:张耒


柯山通细履,幽步近青红。
送目无穷浪,吹花尽日风。
馀生付沮溺,高论看夔龙。
陈许春多雪,吾行亦欲东。


柯山:“在山阴县西南三十五里。上有石佛,高十余丈。下有水曰柯水”。
细履:漫步,休闲散步。
沮溺:《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钱穆新解:“﹝长沮、桀溺﹞两隐者,姓名不传。沮,沮洳。溺,淖溺。以其在水边,故取以名之。”后诗文中常以“沮溺”借指避世隐士。
夔龙:喻指辅弼良臣。
欲东:马首欲东,指东归;返回。出自《春秋左传·襄公十四年》。

127、正月诗历十八日:宋·晏殊、张耒、蔡襄、陆游、史达祖、清代:邵葆祺

127、正月诗历十八日:宋·晏殊、张耒、蔡襄、陆游、史达祖、清代:邵葆祺

正月十八日甘棠院

 宋:蔡襄

上元才过去寻春,红白山花粲粲新。
似喜使君初病起,隔栏相向笑迎人。


127、正月诗历十八日:宋·晏殊、张耒、蔡襄、陆游、史达祖、清代:邵葆祺


庚子正月十八日送梅
宋:陆游

满城桃李争春色,不许梅花不成雪。
世间尤物无盛衰,万点萦风愈奇绝。
我行柯山眠酒家,初见窗前三四花。
恨无壮士挽斗柄,坐令东指催年华。
今朝零落已可惜,明日重寻更无迹。
情之所锺在我曹,莫倚心肠如铁石。


斗柄:指北斗柄。指北斗的第五至第七星,即玉衡、开泰、摇光。北斗,第一至第四星象斗,第五至第七星象柄。喻权柄;大权

127、正月诗历十八日:宋·晏殊、张耒、蔡襄、陆游、史达祖、清代:邵葆祺

127、正月诗历十八日:宋·晏殊、张耒、蔡襄、陆游、史达祖、清代:邵葆祺

127、正月诗历十八日:宋·晏殊、张耒、蔡襄、陆游、史达祖、清代:邵葆祺

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

:史达祖

不剪春衫愁意态。
过收灯、有些寒在。
小雨空帘,无人深巷,已早杏花先卖。

白发潘郎宽沈带。
怕看山、忆他眉黛。
草色拖裙,烟光惹鬓,常记故园挑菜。

注释:

过收灯:过了灯节。

潘郎:见前词《夜合花》注。

本节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赏析:

史梅溪曾是权相韩侂胄门下掾吏,极受倚信,韩伐金败后,梅溪亦受牵连被贬出京,作者正当中年,故词中多悱恻悲怨之情。

首句极写春日无聊况味。“不剪春衫”,有两重意:一是无人为剪春衫,一是无意出外春游。作者在《寿楼春·寻春服感念》词中写道:“裁春衫寻芳。记金刀素手,同在晴窗。”此时心事重重,意趣索然,唯有闭门不出。“愁意态”三字,补足句意。次句转接得极妙。仿佛是由于春寒料峭才不剪春衫,用意便觉渺远。“收灯”,宋代习俗,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前后数日燃灯纵赏,赏毕收灯,市人争先出城探春。可是,作者却无心探春,只轻点一笔“有些寒在”,便把词人难以为怀的境况托出,为下片追忆往事作了铺垫。接以“小雨”三句,写听到卖杏花的情景。尽管词人意绪寥落,不愿出门探春,可是,春天的信息还是传到这无人的深巷中。写杏花之诗,宋人多有佳句,陈与义云:“杏花消息雨声中”,陆游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皆脍炙人口,而此词云“小雨空帘,无人深巷,已早杏花先卖”,余韵悠长,却是典型的词语。在恼人的春寒中,帘外,飘洒着丝丝细雨,深巷里阒寂无人,忽然,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勾起了词人无名的怅惘。情与景遇,一拍即合,下文便转入感慨与追忆。

“白发潘郎宽沈带”,是关键之笔。晋潘岳《秋兴赋》中说自己三十二岁时便鬓发斑白,南朝梁沈约在写给徐勉的信中说自己因病消瘦,腰带也觉得宽了。潘鬓沈腰,是诗词中常用的典实。点出愁怨与无奈,芳节重临,年华荏苒,索居憔悴,往事凄迷——“怕看山、忆他眉黛”,至此方转入正题,点出佳节不出的真正原因,与上文“不剪春衫”等语相呼应。《西京杂记》描写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故诗词中常将佳人之眉与青山互喻。作者《绮罗香》词云“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而此词说怕看山而想起伊人的眉黛,当有同样的感受。末三句,尽态极妍,辞情俱到,诚为妙笔。念念不忘的是伊人当年在故园中踏青挑菜的情景;她那绿如芳草的罗裙,拖曳在如茵的芳草地上;春日的艳阳,透过烟霭,斜照着她如云的鬓发。结句为全词着意所在。二月二日,为“挑菜节”,城中士女相率到郊外或园林中游现戏乐,这也是男女约会幽欢的好时机。题中“闻卖杏花有感”之意,至此全出。正月十八收灯之后,再过十多天便是挑菜节,卖花声声,触起心中的隐痛,中年情怀,就更是难堪了。上下片今昔对比,均以清丽之笔出之,写芳春景物情事,风致嫣然,唯于两片首句略点愁意,正见梅溪词笔高处。张镃评梅溪词“夺苕艳于春景,起悲音于商秦,有环奇警迈,清新闲婉之长,而无论荡污淫之失”,至为切当。


史达祖1163~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牵连受黥刑,死于贫困中。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


127、正月诗历十八日:宋·晏殊、张耒、蔡襄、陆游、史达祖、清代:邵葆祺

己未正月十八日书事

清代:邵葆祺

其一

一扫云霾迹,青阳气万重。
炎威初寂灭,天罚尚宽容。
犹胜然脐败,争看系颈从。
宏羊烹此日,会待寝边烽。


 其二


诏狱纶扉去,惊传赤棒呼。
闻收大丞相,如缚一庸奴。
北寺通侯泣,西曹法吏趋。
却留吟句在,解叹月轮孤。


 其四 

复壁金难掩,重帷玉亦残。

生茔石翁仲,死敛白衣冠。

抄岂同瓜蔓,丧惟剩柳棺。

 凄凉萧寺里,鬼火不禁寒。


其六

未亡应亦族,侥幸武安侯。
专阃靴刀误,分茅带砺优。
恩原推肺腑,功讵出兜鍪。
末羯材尤下,随人作楚囚。


其八


已奋雷霆击,仍宽雨露施。
泣闻哀痛诏,喜望太平时。
印绶诸王领,旌旄大将为。
好承初化意,四野问疮痍。



127、正月诗历十八日:宋·晏殊、张耒、蔡襄、陆游、史达祖、清代:邵葆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