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论书法

分类: 书法 |
古人论书法
一、一般学书原理:
1、“初学不外临摹,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间架。临摹既久,则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变通。”(周星莲《临池管见》)
2、“学术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大要须临古人墨迹,布置间架,担破管、书破纸,方有工夫。”(解缙《学书法》)
3、“冷眼看古人,不贵多写,贵无间断。”(姚孟起《字学忆参》)
4、学书未有不从规矩入,亦未有不从规矩出。所谓因筌得鱼,得鱼忘筌。”
(朱履贞《学术捷要》)
二、关于用笔技法
1、“书法者,书而有法之谓,故笔落纸上,即入法中,动静皆能含法为上乘。”(欧阳询《用笔论》)
2、作书须提得起笔,不可信笔。盖信笔则其波画皆无力。提得起笔,则一转一束处皆有主宰。转束二字,书家妙决也。”(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3、“凡书要笔笔按,笔笔提,辨按尤当于起笔处,辨提尤当于止笔处。书家于提、按两字,有相合而无相离,用笔轻处正须实按,始免堕飘二病。”(刘熙载《艺概》)
三、学书的思考与顿悟
1、“敏思藏于胸中,巧态发于笔毫括。”(瘦肩吾《书品》)
2、“故知书道玄妙,必资于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于心悟,不可以目取之。”(冯武《笔髓》)
3、凡作字,一笔才落,便当思第二三笔如何救应,如何结裹,书法所谓意在笔先,文向思后是也。”(欧阳询《三十六法》)
4、“愈近而愈未近,愈近而愈未至,切磋之,琢磨之,治之几精,益求其精,一旦豁然贯通也。”(解缙《学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