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0@365腊月二十八习俗

(2021-02-09 15:10:41)
标签:

365

杂谈

分类: 乡情民俗

腊月二十八习俗


40@365腊月二十八习俗

40@365腊月二十八习俗

40@365腊月二十八习俗

40@365腊月二十八习俗

腊月二十八指中国农历年十二月(又称"腊月")二十八的俗称、中国春节传统节日之一。 腊月二十八的中国民谣有"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中国民间风俗传统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各家各户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

各地风俗有所不同,如山东、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地区、安徽省宿松与太湖交界之处的地方有许多姓的人家是在腊月二十八过年。

如山东、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地区,民俗书籍(馆陶,大名等县图书馆可查)有载。由于元军过境,提前在腊月二十七将猪肉切大块(坨坨肉)煮熟,二十八凌晨敬神和祭祀,然后举家外逃避难。正月初一还乡相互看望相邻(初一拜年),初二走亲访友(回娘家是其中一部分),初三祭祀死去的战士和祖先(祭祖),初四继续走亲访友(包含回娘家)。

安徽省的宿松与太湖交界等地,一直流传着腊月二十八过年的传统。听当地老一辈的人说,腊月二十八过年是因为当地人的祖辈是老地主,雇佣的仆人因为大年三十之前也要回他们的家过年,所以老地主家在三十夜就没有仆人伺候了,于是就提前到二十八过年,让佣人伺候着吃完年饭,然后在天亮后发工资和物品打发仆人回家,因为古代交通不便,仆人早上出发,一般能傍晚到家。

虽然现今没了地主,但为了图喜庆,当地人仍然保留了腊月二十八过年的传统,当然腊月三十也过年。现今腊月二十八过年逐渐成为当地人的大团圆年。

腊月二十八过的年是大团圆年,一般外地的姑父,姑姑,老表,女儿,女婿,及堂哥,堂嫂等聚在一起吃团圆饭。都在二十八的凌晨5,6点开饭。吃到天亮方才下席。大年三十是小团圆年有本家人团聚。




40@365腊月二十八习俗

40@365腊月二十八习俗

40@365腊月二十八习俗

40@365腊月二十八习俗

习俗起源

腊月二十六、腊月二十七准备了过年要吃的肉类,到了二十八这天,就该准备面食了。在过去社会发展低下,还没有现代比较方便的发酵粉,普通的面提前几天多做好了容易坏,只有发面不爱坏,于是二十八这天就发面,准备正月初一到初五的主食,同时,这也是因为旧俗认为初一到初五期间不能动火蒸馒头的缘故。


各地习俗

腊月二十八,山西省太原市人们要蒸好"糕儿馍馍两笸箩";河北省人们则是"蒸枣花"预备除夕祭礼祖宗作供品;河南省人们也是"二十八,蒸馍炸疙瘩。"北京人们在这天"把面发",等到二十九才"蒸馒头"。

腊月二十八除了要发面以外,还要"贴花花"也就是贴年画、贴春联和贴窗花。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家家户户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寄托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腊月二十八指中国农历年十二月(又称腊月)二十八的俗称,是中国春节传统习俗之一。bai根据民间风俗传统,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这天,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各家各户都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的前奏。


  民间有一首流传很广的《过年歌》: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包饺子;大年初一蹶着屁股乱作揖。

  腊月初八:腊八粥;

  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加入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

  腊月二十三,祭灶;

  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传说灶君要在这一天上天向玉皇大帝“述职”。灶君忙碌了一整年,保佑各家各户灶火不断,饮食平安,人们为了表示感谢,给他饯行。“谢灶”这一天,要准备斋菜、烧肉、鸡、桔子、糖果、茶、酒、金银衣纸、香烛等物品,摆放在灶君前方,点红烛拜三拜,敬酒敬茶,跟着说一些吉利的话等。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祭灶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

  古代把春节大扫除称为“扫年”“掸尘”,起源于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后来逐渐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对于北方来说,严冬中的腊月扫房,只是掸扫而已,而在南方往往将桌椅板凳,甚至大架子床都抬到河边、井边去刷洗。

  腊月二十五,糊窗户贴春联;

  在窗户纸上贴春联、福字、窗花和刻有吉祥图案的剪纸。民间传说玉皇大帝会在这一天亲自下人间查看善恶定来年祸福,所以人们在这一天会换上新的窗户纸迎接视察。

  腊月二十六,炖年肉;

  腊月二十六一到,就进入准备年夜饭的时刻了,人们会上街置办年货,杀猪劏鸡宰鸭捉鱼,广东人还会准备以煎炸类、糖类产品为主的传统年货,比如年糕、煎堆、油角、糖冬瓜等等。

  腊月二十七,杀公鸡;

  鸡音携“吉”,古又通“急”。杀公鸡是指从这一年开始年货要办完了,由于制作年货还需要时间,再不动手就来不及了,所以这天是查漏补缺完成采购的时间。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因为正月初一到初五传统是不能动火的,因此要在年前准备好过年的食物,发面不容易坏,正月里人们一热便可入食。在我们广东“年廿八,洗邋遢”,而且“洗邋遢”不仅是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精心布置一番,有些家庭会在当天傍晚还要用柚子叶烧水洗身,寓意洗去一年的晦气与不顺。

  腊月二十九,蒸馒头;

  人们会往来拜访,又叫别岁。蒸馒头的寓意来年日子过得蒸蒸日上有个好彩头。蒸出一些枣糕、佛手等形状,再捏几个豆包,点上红点儿图个吉利。

  年三十,迎回灶君吃年饭守岁;

  年夜饭除夕吃顿丰盛的晚餐,俗话叫做“年夜饭”,也有的地方叫做“团年饭”、“合家欢”、“分岁酒”、“守岁酒”、“辞岁酒”。

40@365腊月二十八习俗

40@365腊月二十八习俗

40@365腊月二十八习俗

40@365腊月二十八习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