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44、苏轼《蝶恋花·帘外东风》、《一丛花·初春病起》、《次韵杨褒早春》

(2021-03-09 07:28:06)
标签:

初春时节

传统文化

古典文学

诗词

美女

杂谈

分类: 诗词学习

[宋] 苏轼《蝶恋花·帘外东风交雨霰》
《一丛花·初春病起》《次韵杨褒早春》

 

144、苏轼《蝶恋花·帘外东风》、《一丛花·初春病起》、《次韵杨褒早春》

144、苏轼《蝶恋花·帘外东风》、《一丛花·初春病起》、《次韵杨褒早春》

144、苏轼《蝶恋花·帘外东风》、《一丛花·初春病起》、《次韵杨褒早春》

144、苏轼《蝶恋花·帘外东风》、《一丛花·初春病起》、《次韵杨褒早春》

144、苏轼《蝶恋花·帘外东风》、《一丛花·初春病起》、《次韵杨褒早春》

《蝶恋花·帘外东风交雨霰》

[宋] 苏轼

帘外东风交雨霰。
帘里佳人,笑语如莺燕。
深惜今年正月暖。
灯光酒色摇金盏。

掺鼓渔阳挝未遍。
舞褪琼钗,汗湿香罗软。
今夜何人吟古怨。
清诗未就冰生砚。

雨霰:细雨和雪珠。

掺鼓(掺鼓)::古代乐奏中的一种击鼓。特指《渔阳掺挝》。 宋 刘筠 《大酺赋》:"琵琶出於胡部,掺鼓发於 祢 狂。"


144、苏轼《蝶恋花·帘外东风》、《一丛花·初春病起》、《次韵杨褒早春》

144、苏轼《蝶恋花·帘外东风》、《一丛花·初春病起》、《次韵杨褒早春》

144、苏轼《蝶恋花·帘外东风》、《一丛花·初春病起》、《次韵杨褒早春》

144、苏轼《蝶恋花·帘外东风》、《一丛花·初春病起》、《次韵杨褒早春》


一丛花·初春病起》

[宋] 苏轼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
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

朝来初日半含山。楼阁淡疏烟。
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
衰病少情,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译文

今年的春天来得早,天气还很寒冷,美丽的春天依然被冰雪覆盖着。不光春天来得迟,它托东风带来的消息也被人们疏忽了,只在柳树、花朵上显露出了些许春意。不过初春时节纵然夜寒且长,但毕竟已是大地春回,厚被子盖着有些热了,就连那报时的钟鼓声也清脆圆润起来。

早上起来太阳初生,被山遮住了一半,远处的楼阁笼罩在淡淡的雾气之中。春天已到,人们开始计划着外出踏春了,想必郊外的桃花杏花已经争相开放了。我因为生病没有心情出去游玩,只想懒散的躺着,一直睡到日上三竿。


注释

一丛花:词牌名,双调,七十八字,前后段各七句,四平韵。康熙词谱载此调只有此体,宋词俱照此填,惟句中平仄小异。

春浅腊侵年:在阴历遇有闰月的年,其前立春节后较迟。春浅,春天来得早。腊侵年,因上年有闰月,下年的立春日出现在上年的腊月中。腊,岁终之祭,祭日旧在冬季后约二十多天,称为腊日。

春妍:妍丽春光。

东风有信:曹松《除夜》:“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东风,春风。

衾(qn):厚被。

清圆:声音清亮圆润。

寻芳计:踏青游览的计划。

少悰(cóng):少乐趣。

疏慵(yng):疏懒;懒散。

【注释】:

此词抓住“初春”和病愈初起这一特殊情景和特有的心理感受,描写词人初春病愈后既喜悦又疏慵的心绪。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三句,写春寒犹重,而用腊侵、雪破表述,起笔便呈新奇。“东风”二句进一步刻画“ 今年春浅 ”的特色--不光春来得迟,而且即使“有信”也“无人见 ”,春天只在“柳际花边”露了此“微意 ”。这既表现了今年初春的异常 ,同时也暗中透露了词人特有的乍觉乍喜的心情。

此处“微意”和“柳际花边”启人联想 ,含蕴深细,极见个性。接下去“寒夜”三句,直抒感受和喜悦心情:初春时节,纵然夜寒且长,但已是大地春回,“孤衾易暧”了 ,就连那报时钟鼓,也觉其音韵“清圆”悦耳。至此,初春乍觉而兴奋之情,极有层次、极细腻地刻画了出来。

下片前二句写初春晨景,仍贴合着“病起”的特殊景况,只写楼阁中所见所感 ,“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 。”景象虽不阔大 ,但色调明丽,充满生机,清新可喜。这既是初春晨景的真实描绘,又符合作者独特的环境和心理感受。以下二句又由眼前景而说到游人郊苑寻芳,进而联想到“小桃杏应已争先”。“争先”即先于其他花卉而开放,此处只说推想,未有实见,还是紧扣“初春病起”的独特情景落笔,写得生动活泼,意趣盎然。这四句与上片前四句在写法上有所不同,上片前四句叙事兼写景,景是出以虚笔;下片四句写景兼叙事,景则有实有虚。这样不但避免了重复呆板,同时也符合词人病起遣兴的逻辑。上片写日出之前初醒时的感受和心情,故多臆想之辞,病起逢春,自然兴奋愉悦;下片写日出之后,见到明丽的晨景 ,故以实笔描画 ,这既合乎情理,又为下文蓄势。词人由眼前景,自然会联想到寻芳之趣,联想到楼阁之外明媚春光之喜人,因而理应也“作寻芳计”。

最后三句“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陡然逆转,与前景前情大异其趣。这曲折的波澜,实际上却仍是紧扣“病起”二字。因为尽管春回大地,而病体方起,毕竟少欢乐之趣。“疏慵”对“少悰”,“爱眠”应“衰病”,“日高眠”合“寻芳计 ”,这样上文逢春情绪到此处一跌。这种心理上的变化,正是“病起”者特有的,对此,此词表现得刻细腻,真切动人。

这首词在极普通、极寻常的生活感受中,写出了作者的个性 、襟怀和心绪,堪称随境兴怀 、因题而著、景无不真、情无不诚的佳作。


144、苏轼《蝶恋花·帘外东风》、《一丛花·初春病起》、《次韵杨褒早春》

 

144、苏轼《蝶恋花·帘外东风》、《一丛花·初春病起》、《次韵杨褒早春》

144、苏轼《蝶恋花·帘外东风》、《一丛花·初春病起》、《次韵杨褒早春》

次韵杨褒早春》

[宋] 苏轼

穷巷凄凉苦未和,君家庭院得春多。
不辞瘦马骑冲雪,来听佳人暗踏莎。
破恨径须烦麹糵,增年谁复怨羲娥。
良辰乐事古难并,白发青衫我亦歌。
细雨郊园聊种菜,冷官门户可张罗。
放朝三日君恩重,睡美不知身在何。

创作背景:

熙宁四年(1071)九月过颍州时作。此诗宋·施元之定其为过颍州时所作。孔凡礼先生认为此说有误,定为熙宁初在朝时作。马德富先生认为为熙宁三年正月作。时苏在京师(见《文史》第46辑)。因杨褒曾为颍州通判,故录此备考。杨褒:字子关,蜀人,嘉祜末为国子监直讲。治平年间曾为颍州通判。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事志》:"华阳杨褒,好古博物,家虽贫,尤好书画奇玩充实中橐。家姬数人,布裙粝石,而歌舞绝妙。故欧阳公赠之诗云:'三脚木床坐调曲。'盖言褒之贫也。"
次韵:依次用所和诗中的韵作诗,又称步韵,世传始于唐元稹、白居易,称为"元和体"。一说始于南北朝。有谓:"次韵最困人,如相殴而自系手足也。"苏轼次韵之作甚多而舒卷自如。


注释:

"穷巷"二句:暗用"长者车"典。典出《史记·陈(平)丞相世家》:"张负既见之丧所,独视伟平,平亦以故后去。负随平至其家,家乃负郭穷巷,以弊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此典多指人虽贫苦,然有才学,为世所重。穷巷:陋巷。宋玉《风赋》:"夫庶人之风,均然起于穷巷之间。"未和:意谓阳和之气还未有。

瘦马:杜甫《瘦马行》诗:"东郊瘦马使我伤,骨骼碑矶如堵墙。"冲残雪:自居易《日高卧》诗:"未裹头前倾一盏,何如冲雪趁朝人?"佳人:美女。卢延让《哭李郢端公》诗:"渐穷老仆慵看马,著惨佳人暗理筝。"踏莎(su6):即《踏莎行》,词牌名。又名《柳长春》、《喜朝天》、《踏雪行》等。唐朝韩拥有"踏莎行草过春溪"句,为本调之由来。

曲蘖(nIe):酒母.借指酒。《世说新语·任诞》:(孔)群尝书与亲旧:"今年田得七百斛秫米,不了曲蘖事。"

羲(灯)娥:日御羲和与月神嫦娥的并称?借指日月,岁月。

良辰:美好的时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今昆弟友朋、二三诸彦,共尽之矣。"

青衫:唐制,文官八品九品服以青,白居易《春去》诗:"白发更添今日鬓,青衫不改去年身。"

冷官:职位不重要,清闲冷落的官。张籍《早春闲游》诗:"年长身多病,独宜作冷官。"

门户可张罗:形容来人稀少。

放朝:放假白居易《和韩侍郎苦雨》诗:"仍闻放朝夜,误出到街头。"睡美:甜美的酣睡。杜甫《逼仄行》诗:"晓来急雨春风颠,睡美不知钟鼓传。"

144、苏轼《蝶恋花·帘外东风》、《一丛花·初春病起》、《次韵杨褒早春》

144、苏轼《蝶恋花·帘外东风》、《一丛花·初春病起》、《次韵杨褒早春》

144、苏轼《蝶恋花·帘外东风》、《一丛花·初春病起》、《次韵杨褒早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