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孟浩然《初春汉中漾舟》、《行出东山望汉川》、《春意》等5首

标签:
初春时节传统文化古典文学诗词美女杂谈 |
分类: 诗词学习 |
[唐代]孟浩然《初春汉中漾舟》、《行出东山望汉川》、《春意》、《长安早春》、《早春润州送从弟还乡》
《初春汉中漾舟》
[唐代] 孟浩然
漾舟逗何处,神女汉皋曲。
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
轻舟恣来往,探玩无厌足。
波影摇妓钗,沙光逐人目。
倾杯鱼鸟醉,联句莺花续。
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漾舟”句:一作“羊公岘山下”。
神女:典出《韩诗外传》郑交甫适楚故事。
汉皋:山名,在襄阳西北。
“轻舟”二句:宋刻本无。
“波影”二句:或在“联句莺花续”后。
妓:一作“伎”。逐:一作“动”。
“联句”一句:一作“得句烟花续”。“良会”二句:宋刻本无。
此诗写汉江中荡舟,知诗写于诗人在家乡隐居时。初春天气,冰开潭绿,邀几个知己,携妓荡舟,倾杯畅饮,联句赋诗,正是当时文人的风流雅兴。这种无拘无束的恣意探玩,使诗人游兴大发,表现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热爱。结尾写秉烛夜游,流露出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从侧面反映出诗人仕途的不得意。
《行出东山望汉川》
(一题作行至汉川作)
[唐] 孟浩然
异县非吾土,连山尽绿篁。
平田出郭少,盘阪入云长。
万壑归于汉,千峰划彼苍。
猿声乱楚峡,人语带巴乡。
石上攒椒树,藤间缀蜜房。
雪余春未暖,岚解昼初阳。
征马疲登顿,归帆爱渺茫。
坐欣沿溜下,信宿见维桑。
全诗校:“一题作行至汉川作。”
按,汉川,当指隋汉川郡,唐称梁州,治南郑(今陕西汉中)。据诗中所写,浩然此行似游故道。故道又名陈仓道,起自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西南行,出散关,沿故道水谷道至今凤县,折而东南行,入褒谷,出抵汉中(南郑)。
异县:指梁州南郑县。此句写褒谷山,在褒城县北五里,南口为褒(谷),北口为斜(谷),长四百七十里(见《元和郡县志·山南道三·梁州·褒城县》)。褒城县在南郑县北。
绿篁:绿竹。盘坂:盘折之坂。大坡不平曰坂。
汉:全诗校:“一作海。”划:割裂。彼苍:指天。《诗·秦风·黄鸟》:“彼苍者天。”
猿声乱楚峡:谓猿声之多,几与楚峡相混淆。
椒树: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上:“椒树似茱萸,有针刺,茎叶坚而滑泽。蜀人作茶,吴人作茗,皆合煮其叶以为香。”
缀:全诗校:“一作养。”蜜房:《元和郡县志·山南道三·凤州》:“
贡赋:开元贡,蜡一百斤;赋,布、麻。元和贡,蜜、土布。”唐凤州治河池县(今陕西凤县)。
岚:山间雾气。阳:暖。
登顿:上、下,行、止。可见此前浩然乘马沿谷道而行。
沿溜:顺流而下。
信宿:《左传》庄公三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言两夜。维桑:指故乡。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写政治诗与边塞游侠诗,后期主要写山水诗。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春意》
(一作春怨)
[唐] 孟浩然
佳人能画眉,妆罢出帘帏。
照水空自爱,折花将遗谁。
春情多艳逸,春意倍相思。
愁心极杨柳,一种乱如丝。
艳逸:艳美飘逸的意思。亦作豓逸。(豓yàn: 古同艳。)
《长安早春》
(一作张子容诗)
[唐] 孟浩然
关戍惟东井,城池起北辰。
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
雪尽青山树,冰开黑水津。
草迎金埒马,花伴玉楼人。
鸿渐看无数,莺歌听欲频。
何当遂荣擢,归及柳条新。
关戍:边界上的关隘、城堡。东井:星宿名,位处银河之东,也称井宿。维东井,指唐都长安与东井对应。
《早春润州送从弟还乡》
[唐] 孟浩然
兄弟游吴国,庭闱恋楚关。
已多新岁感,更饯白眉还。
归泛西江水,离筵北固山。
乡园欲有赠,梅柳著先攀。
润州:唐代属江南东道,治丹徒(今江苏镇江市)。
吴国:周初泰伯封于吴,其后世奄有淮南至浙江、太湖以东地。此指润州一带。
此句犹言“恋楚关之庭闱。”《文选》束哲《补亡诗》:“眷恋庭闱,心不逞安。”李善注:“庭闱,亲之所居。”
感:全诗校:“一作改。”
西江:指江苏丹徒县至湖北监利县东南的一段长江。《水经注·江水》:“江水又东,左得二夏浦。夏浦,俗谓之西江口。”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城北,下临长江,形势险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