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范成大《冬日田园杂兴》选析

标签:
杂谈 |
《冬日田园杂兴》范成大
斜日低山片月高,睡余行药绕江郊。
霜风捣尽千林叶,闲倚筇枝数鹳巢。
《冬日田园杂兴》范成大
斜日低山片月高,睡余行药绕江郊。
霜风捣尽千林叶,闲倚筇枝数鹳巢。
炙背檐前日似烘,暖醺醺后困蒙蒙。
过门走马何官职,侧帽笼鞭战北风!
屋上添高一把茅,密泥房壁似僧寮。
从教屋外阴风吼,卧听篱头响玉箫。
松节然膏当烛笼,凝烟如墨暗房栊;
晚来拭净南窗纸,便觉斜阳一倍红。
乾高寅缺筑牛宫,巵酒豚蹄酹土公。
牯牸无瘟犊儿长,明年添种越城东。
放船开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
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拨雪挑来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醲。
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
榾柮无烟雪夜长,地炉煨酒暖如汤。
莫嗔老妇无盘飣,笑指灰中芋栗香。
煮酒春前腊后蒸,一年长飨瓮头清。
廛居何似山居乐,秫米新来禁入城。
黄纸蠲租白纸催,皂衣旁午下乡来。
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钱买酒回。
探梅公子款柴门,枝北枝南总未春;
忽见小桃红似锦,却疑侬是武陵人。
村巷冬年见俗情,邻翁讲礼拜柴荆。
长衫布缕如霜雪,云是家机自织成。
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行药:服药后,散步以宣导药力。
筇(qióng)枝
炙背:指晒背。
侧帽:北周美男子独孤信长得很帅,所以常有人以他为模仿的对象,堪称当代时尚。某天,他出城打猎,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晚,他要赶在宵禁之前奔回家,由于马骑太快了,头上的帽子被吹歪了,也来不及扶正。不明就里的人看了这个样子,大感惊艳,觉得他看起来非常潇洒了。第二天起,满街都是模仿独孤信侧帽的男人。但"侧帽"的典故后来被引用为风流自赏的意思。
笼鞭:犹挥鞭。谓策马。
寮:小屋。
松节:黄松木节、油松节
然膏:犹焚膏。 烧油脂。
乾:西北方。寅:东北方。
巵酒:古同“卮”。卮酒,汉语词汇,意思是古代盛酒的器皿。
牯牸:牯:母牛;亦指阄割后的公牛;亦泛指牛。牸:雌性牲畜。
放船:让船在水上漂行。这里是乘船在水面上划行的意思。开:一本作“闲”。奇寒:严寒,特别寒冷。 凝:这里指结冰。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珠玉碎:这里形容竹篙触到水面上的冰凌发出的响声,好像敲击碎珠玉的声音。不知:殊不知。这里含有“这才知道”的意味。
菘:俗称白菜。
榾柮(guduò):截断的木块、劈柴。
盘饤:盘盛果品食物的统称。
飨:用酒食招待客人,泛指请人受用。
瓮头清:即瓮头春。宋 苏舜钦 《夜闻笮酒有声因而成咏》:“只待松轩看飞雪,呼宾同饮瓮头清。” 宋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诗之五七:“煮酒春前腊后蒸,一年长饗瓮头清。” 元 无名氏 《燕青博鱼》第三折:“怪道我这脚趔趄站不定啊,原来那一盏盏都是瓮头清。”参见“ 瓮头春 ”。瓮头春:初熟酒;泛指好酒。
廛居[ chán jū
]
蠲租[ juān zū ]:免除租税。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六:“由是推之, 唐 初以前,必皆有蠲租故事,中世方不然。”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熙朝财赋》:“宫中诸费,不及 明 季十分之一,故蠲租减赋,史不絶书,而库藏充裕。”《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驳革命可以生内乱说》:“ 乾隆 时,虏最贪诈,恶租税厚敛,有黷货之名,且不能不归诸府库,乃时时蠲租以市惠。”
皂衣:1. 亦作“皁衣”。 黑衣。 秦 汉 时官员所着,后降为下级官吏的服装。《汉书·萧望之传》:“ 敞 备皁衣二十餘年,尝闻罪人赎矣,未闻盗贼起也。”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虽有五时服,至朝皆著皁衣。”《旧唐书·封常清传》:“ 仙芝 令 常清 监巡左右厢军, 常清 衣皂衣以从事。” 宋 刘攽 《和王正仲熙宁郊祀》:“多士参鸣玉,微生厕皁衣。”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一幕:“阶右有吆喝声,皂役二人着红帽皂衣。”
2. 借指下吏。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妃周氏行状》:“玉食之门,寧皁衣所述。”《南史·梁昭明太子统传》:“年十二,於内省见狱官将议事,问左右曰:‘是皂衣何为者?’”
俗情:乡里交情。
柴荆:1.
做柴用的小木。2.
指用柴荆做的简陋门户。3. 借指村舍。
选析:
"放船开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雪后初晴,在湖面上乘船漂行时看到的景象。诗的大意说:雪后初晴,乘船在湖面上漂行,远远望去,山上盖满了白雪。风停了,反而让人感到更加寒冷。到了晚间,觉得整个世界似乎都已凝结成一个寒冷的冰块儿。船舱外面传来撑船的竹篙碰碎湖面上的冰凌声,宛如敲碎了珠玉一样,发出清脆的响声,这才知道,湖面上都已结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