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唐:骆宾王《冬日野望》欣赏
标签:
杂谈 |
《冬日野望》唐:骆宾王
故人无与晤,安步陟山椒。
野静连云卷,川明断雾销。














《冬日野望》
唐:骆宾王
故人无与晤,安步陟山椒。
野静连云卷,川明断雾销。
灵岩闻晓籁,洞浦涨秋潮。
三江归望断,千里故乡遥。
劳歌徒自奏,客魂谁为招。
山椒:传说中在中国西部山中栖息的树木之精,据说是鬼的一种,夜里出没袭击人类。它的个头能够达到房梁那么高,颜色像烧热的瓜类,双眼放光,口如脸盆,齿长三寸而稀疏,形象十分可怖吓人。它在民家留下足迹,据说是五个脚趾;但还有一只脚的说法。它可能就是《神异经》中提到的怪物"山臊"。《神异经》云:西方山中有人焉,其长尺馀,一足,性不畏人,犯之则令人寒热,名曰山臊;以竹著火中,[火朴][火毕]有声,而山臊惊惮。《元黄经》所谓山[犹巢]鬼也。
山椒,辣椒的一种。
断雾:残雾。隋炀帝 《悲秋》诗:“断雾时通日,残云尚作雷。” 唐 骆宾王 《宿山庄》诗:“林虚宿断雾,磴险挂悬流。”
骆宾王(约640—684以后),唐代诗人,字观光。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七岁能诗,号称“神童”。早年丧父,家境穷困。龙朔初,道王李元庆辟为府属。后拜奉礼郎,曾从军西域,又入蜀从征云南。返京后,任武功主簿,转明堂主簿,迁侍御史。被诬入狱,遇赦后出为临海丞。为徐敬业草讨武檄文,讨武兵败,逃亡不知所终。他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其为五律,精工整炼,不在沈、宋之下,尤擅七言长歌,排比铺陈,圆熟流转,或被誉为“绝唱”。
早年岁月
骆宾王出身寒门,其名字和表字来源于《易经》中的观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七岁能诗,号称“神童”。据说《咏鹅》就是此时所作。
骆宾王之父官青州博昌县令,死于任所。父死后,他流寓博山,后移居兖州瑕丘县,在贫困落拓的生活中度过了早年岁月。
宦海浮沉
唐高宗永徽年间(650—655年),骆宾王为道王李元庆府属,道王叫他陈述才能,他耻于自炫,辞不奉命。后拜奉礼郎,为东台详正学士。因事被贬谪,从军至西域,长期守卫边疆。后入蜀,进入姚州道大总管李义军幕僚,平定蛮族叛乱的文檄多出于其手。在蜀时,与卢照邻往还唱酬。
仪凤三年(678年),后调任武功主簿、长安主簿,又由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武则天当政,他多次上书讽刺,得罪入狱。作《在狱咏蝉》以抒悲愤。次年,遇赦被释放。
调露二年(680年),出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旧唐书》也记载,骆宾王是在武则天临朝称制之后,以长安主簿的身份被贬谪为临海丞的。弃官游广陵,作诗明志:“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
讨武失败
嗣圣元年(684年),武则天废中宗,这年九月,徐敬业(即李敬业,李勣之孙)在扬州起兵反对。骆宾王为徐府属,被任为艺文令,掌管文书机要。他起草《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当年十一月,徐敬业兵败被杀,骆宾王下落不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