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张路,即周口店至张坊的公路,原有两条,在80年代的时候分别被叫做老路和新路。老路是平路,绕山而行,平坦无起伏,经岳各庄、长沟、半壁店、大石窝、南尚乐到达张坊,之后可出北京抵达河北易县,目前已改名为房易路,编号S318,从周口村的周张岔口起,到张坊大桥桥头,全长约44KM。周张新路,就是现在唯一的“周张路”,伴随京原铁路,盘山而行,中间有两架小山要过,经娄子水、孤山口、下中院、三岔村、云居寺、蔡家口到达张坊大桥,全长约35KM。为了给挑战“东大高”作铺垫,我选择了周张新路进行热身。
http://s10/bmiddle/5918602eta50601510419&690&690
[西道口的“日出”。]
4日晨4:30出发,到西道口的时候,太阳已经出来了,站在赵将军墓的台阶上,能清楚地看到通红的火球。可是西边天色沉沉,甚至有电闪雷鸣,随后就开始掉雨点了。穿过长辛店,只有少数早点铺子刚刚打开店门。到良乡的时候雨大起来,我选择在苏庄城铁桥下避雨,顺便啃了一个烧饼。雨中,有一对少年和一个下巴留着胡子的、包着头的大侠飞驰而过。此大侠后来貌似在房山等人,让我又看到了一次。雨止,续前行至房山南关吃早点,油条就豆腐脑,桌上的韭菜花味道很正。
http://s7/bmiddle/5918602eta506005a7376&690&690
[拴马庄桥头入山处,车后的牌子,是地质大学和周口店镇政府共同立的地层简介。]
到周口店,似乎是1986或1987年的暑假骑过一次,同行者蒋老师、老干部、蒋哲、小木儿(标叔的次子)。当时一路的情节已没什么印象了。其实房山距离周口店极近,只有4KM。周口店这边,新、老周张路的路口差别相当明显,又宽又干净的大路是房易路,又窄又旧的是周张路。在起点附近,有几个采石厂,重载的卡车进进出出,掀起呼呼的尘土。本来有点后悔跑到这里还吃土,赶到拴马庄桥要正式上山了,一看大车全都岔向另外一个方向,山上没车,路面干净,又刚下完雨,空气中飘来青草的味道,立时心情大好。卯足劲骑上第一个垭口,从GE上测,高差约190米,比东方红容易。途中一处弯道可俯视京原线娄子水大桥,该桥以曲线优美著称,停下拍照,可惜没有火车经过。垭口处修有一个小的观景平台,可瞭望山那边的风景。瞭望之后放山到孤山口桥,想在此碰碰运气看火车,仍是枉然。但在孤山口桥可轻松地观赏到两座古塔。近处是周吉祥塔,为明代遗存,纪念本地的开山周祖师;远处是天开塔,年代更古,为辽代遗存。
http://s13/bmiddle/5918602eta506014fbb8c&690&690
[京原线娄子水大桥。]
http://s8/bmiddle/5918602eta506029df547&690&690
[红框内为孤山口桥,也是孤山口铁路隧道口。]
http://s11/bmiddle/5918602eta506017c522a&690&690
[京原铁路。]
http://s16/bmiddle/5918602eta5060205fbbf&690&690
[孤山口桥。]
http://s6/bmiddle/5918602eta506021f8ea5&690&690
[两座古塔。]
原计划下到下中院略作休息,但这段路飞起来十分过瘾,飙出了51KM/h的新纪录,趁着状态正佳,又一口气爬向第二架山。未休息的代价,是错过了观赏1164次红色客列低速通过孤山口站前弯道的机会,听到火车鸣笛的时候,我已爬到半山,回头只见到一小截车身的影子,小有遗憾。第二架山从GE上看高差为230米,最中间的地方坡度最大,感觉和出禅房去妙峰山的那个2KM大坡类似。爬到高点,浇花、补水、记里程,此处离周口店为20KM整。再放山,有很多弯道,速度没敢放高,一口气放到三岔村。心想今天的爬坡任务是圆满地完成了。
http://s8/bmiddle/5918602eta506003be4a7&690&690
[张坊路口。]
过三岔前行2.5KM到云居寺路口,有交警在此把守,原来是去十渡的车辆太多,前面开始堵车了。在车流中艰难行进到了张坊,速度很慢,直接影响了后面的活动。在张坊买了两瓶饮料,向交警问了路,略作休息。接下来探访怡王坟的经过,且听下回分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