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的风格
(2015-02-15 15:14:31)
标签:
股票投资杂谈历史 |
分类: 投资 |
看着当前股市众生态的喧嚣叫骂,逍遥冷眼相对,默然不出声。
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不必强求别人遵循某一条自己认同的大道。
哪条路都能登上山巅,有人为了节约时间而选择奇险峻峭之路,有人为了安全而选择康庄大道。
不论怎样,都是无可厚非的,不论是怎样的结果,都是其愿意接受的。
更早时候,逍遥只有一部分仓位在目前看来是股权投资的范畴,而绝大多数时间是追风。
在20年前,我们沪深股市追求的是袖珍,什么叫袖珍?
流通股本超过1000w股,那绝对是没人愿意要的烂货,哪怕你的经营业绩再好。
所以,那时候,上海市场上,除了4小天鹅这样的全流通股以外,全都是小盘股的天下。
因为盘子小,所以才能有被操控的可能啊。
界龙实业,可以在4、500点指数时候,股价维持在30元以上。
而当时,在10元以上的股票,几乎是凤毛麟角。
那是上海股市的妖股,而深圳市场当然也有,厦海发,顶顶大名的妖孽,老资格的投资者还会有不熟悉的么?
那时候的龙头股,看啥?不是看行业,而是看地域,只有在有雄厚股市资本的城市才有活跃股。
上海本地股、深圳本地股、琼凶鄂极,这些都该让人如雷贯耳吧。
不论是牛市,还是中级行情或是反弹行情,都会有标杆,早期的深发展、陆家嘴(两桥一嘴),到后来的东方明珠、西藏明珠,更有后来大伙都会随口提到的凌桥强则大盘强。
至于金杯、申能、原水那些定海神针的保卫战,那似乎是相对更久远的事了。
小盘股热潮到极致时候,真正的大盘绩优股,如当时的四川长虹,印象中股价应该是7块多,每股税利为2块多,在这个基础上,其还有配股、转配股后再送红股的方案。
物极必反,在那一个极端的日子之后,小盘股的追逐宣告一个时代的终结,即使是之后市场仍然有波澜,但也只是昙花一现,远没有此前的那轰轰烈烈。
这个时候,是几乎所有蓝筹股的天下,代表着绩优股的风。
到了世纪之交时候,太平洋对岸的科网热潮传来,我也巨资埋伏于琼海虹。
那时候,琼海虹的股价在11元左右,发起中公网,这应是中国证券市场唯一一个正宗的网络股,在上涨到14.20元以后,一路下跌,最低只剩零头。
而正是在这个下跌过程中,我的资金杠杆全面断裂,成了我一生中最重要的痛。
当然,也是我在日后能不断反思自己短板和错误选择的重要参照。
此后,琼海虹一发不可收拾,携手整个沪深股市所有沾网的股票暴烈上涨。
其当时最高股价甚至到80多元,短短时间20倍,而我却只能一边爆仓后看戏。
那时候,只要沾网就涨,比如上海梅林,因为有了个叫送纯净水的网络而成为大牛股,比如聚友网络,只不过收购了个体量不大的有线电视网。
但那时候,谁在乎这些呢?因为风就在那里。
但在这阵风的时候,又有谁想到前面小盘股、绩优股的风中凋零后的痛呢?
此后,五朵金花,矿物资源,等等,此起彼伏,但,谁又能在这些风吹过后,依然屹立于下一个风口呢?
现在的风,风中的人们在笑,未来,会不会也成为被市场遗忘的角色呢?
By 逍遥狂客 201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