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糕的基本面带来的低估值或许是未来复利高收益的关键
标签:
股票财经杂谈 |
分类: 投资 |
逍遥今天的文字并未想写某一个精确的主题,就算是随性侃侃而谈吧。
当前时间是2015年2月8日9:53:25,顺便看看码这些字,逍遥需要多少时间,思路能否跟上键盘。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逍遥经常可以听到朋友们提到,xxx的情况实在是太糟糕了,而目前低迷的股价,已经正面反应了这种糟糕的局面,至于是不是会更糟糕,有没有尚未被揭露的黑幕,一切不可知,于是,xxx的股价跌了又跌,深不可见底。
此前的银行股、地产股等一系列行业的股票,不正是这样么?
银行先是被预期受困与房地产的萧条,大批房地产企业亏损、倒闭,造成银行们的一屁股坏账。
接着,又因为各种4万亿热潮涌动后的政府债务对银行坏账的担忧。
还有,个人信用坏账,违规信贷,信用卡违规办理与套现等等,一切的一切,都似乎意味着未来银行的前景会更糟糕。
经济数据一堆堆出炉,未见到能让人心窝温暖的数字,一个个冷冰冰的数字,透露出的只有经济学家的焦灼,以及投资者的惶恐。
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下,你又如何能要求投资者去爱上银行股?
即使是逍遥曾反复大声疾呼,不论经济的发展趋势如何,只要经济体量越来越大,各种银行服务在未来经济中的重要性将越来越强。
实际上,当前中国,银行虽然已经开展了很多创新业务,但比之真正能做的,实在是差了太多太多。
仅以最基本的证券业务,不论是股票,还是可流通债券,你在银行都无法办理。
假如这块业务被广泛开展,除了一些真正能在卖方市场提供更优质服务的券商,大多数中小券商将迎来噩梦。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身边的工商银行或其他银行可以提供股票买卖,你还愿意去并未提供额外附加服务的券商那里么?要知道,以你的市值来说,可能早已算是银行的vip客户了,但在券商那里,却什么都不是。
好了,又扯远了,这实际上并不是逍遥贬低券商,而是说,如果当前的券商不能正面面对未来的银行系、信托系的竞争,那么,被消弱、淘汰可能是无奈的结局。
不提这个,再继续前面的话题,在各种非常黑暗的现实与预期下,又怎么能要求这些曾经看上去很美的股票去回暖呢?
所以,至少绝大多数投资人会得出判断,银行股等这些大股票,不适宜继续投资,而应当迎合市场的喜好,去做那些看上去更容易在明天就获得涨幅的小股票,不论是新技术股,还是云服务股等,哪怕是拥有无限主题性机会的军工、文化类股,都比银行股要强太多、太多了。
那么,真的是这样么?
逍遥的读者中,或许有很多人阅读过西格尔的《投资者的未来》,在书中,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鲜活的实例,引起了逍遥的兴趣。
在美国股市中,那些重要的股票里,在漫长岁月下,最让长期投资者兴奋的不是可口可乐,也不是通用汽车,或者是辉瑞制药,而是不断官司缠身的,哪年没有各类处罚就像天上掉了馅饼的菲利普莫里斯(后文简称菲莫)。
菲莫这个公司的具体业务,逍遥不在本文中提及,感兴趣可以自己去度娘。
一个经常面临着巨额处罚,面临着巨额赔偿官司的企业,为什么反而是长期投资获益的冠军?
而仔细剖析这个原因,会发现,正因为基本面情况看起来是那么的黑暗和糟糕,所以,其股价估值水平永远看起来是那么的不起眼。
在这个时候,分红再投入低估值正股的复利因素就在这里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意义。
然而,实际上,绝大多数的投资人都会忽略分红再投入的意义,具体,逍遥今后有空再来谈这个话题。
回到当前的沪深股市,我们的股票市场中,那些你正在持有的企业,如果因为股票市场因各种灾难而长久停牌,你能正视手里的股票价值而不至于引起巨大的心理波动么?
那些目前股市里炙手可热的股票,你真的能安心拿着它,任它停牌个三年五载而坚信其5年后,会获得更滋润?
如果你担心,那么就对了。
因为,我们有一个墨菲定律,只要是你担心的,可能发生的事,那么就一定会发生。
这一点,实际上正如同我们的彩票市场,你会不会因为彩票可能性带来的暴富机会,而押注你的全部身家?
嗯,打字手累了,本周逍遥骗赞助的码字工作就此住手,继续呼唤各类赞助。
时间是10:20:22,写了27分钟。。。
By 逍遥狂客 2015.2.8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