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业化眼光谈股票投资的估值问题

标签:
股票财经杂谈 |
分类: 投资 |
逍遥觉得,股票的估值,还是应该按照产业资本是否乐意重置来进行衡量。
在前不久的这个股市里面,买个差不多的公司,比你自己开厂办企业要便宜,给他们算了账,还确实那么回事,然后,品牌、人才、渠道等等,白送。
当太多的重磅企业都这样了,场外的产业资本不可能不眼红,所以,就蜂拥而入了。
在当前的一小部分创小板,创始人巴不得能早点解禁,可以只拿一小部分钱,就可以重新办一个类似的企业,毫无困难。
所以,逍遥一直在说,投资股市,要用实业化的目光去判断有没有价值。
整天琢磨市盈率、市净率,没意义。
很多小创,抛售5%的股权,就能重新办一个一样的企业了。
更不要考虑什么市值天花板,天花板就是被捅破的。
同样,行业垄断的存在就是被破坏的、爆破的。
你看摄影产业就是,最早,柯达、富士,多么牛?
如果那时候出研报,会怎么写?
大消费概念股,全球未来摄影市场多么多么大,人手一台相机,需要多少胶卷,多少冲印店?
对吧?必然那么写。
等数码相机来了之后,人们只看到有摄像头的手机,很多正规场合不能进入,所以说数码相机会怎么怎么。
又说,手机照相各种品质差,现在呢?数码相机也市场萎缩了。
有些技术,有些市场,不要看太远,太美好。
绝大多数东西,都是可以替代的。
比如说作为能源的石油,但是,石油只是能源?
石油对于人类最重要的意义,并不是燃料。
而是化工的基础物质。
未来,会如何替代,不知道。
但,作为燃料的石油,没有前景。
所以,我更鼓励我的朋友们,在衡量一个企业的估值时候,考虑把这个企业整个买下来需要多少钱,以及重置需要多少钱。
最后是,如果重置,这个行业你是不是愿意进入。
比如钢铁行业,如果给你重置的钱,至少在当前,你是不乐意进入的。
比如那时候的汇源果汁,不论是投资人,还是创始人老朱,都是后悔啊。
完全可以退出重建啊!
你看牛根生,退出蒙牛,重建现代,有啥困难?
比如前不久账面净资产打折卖给你的银行股,不说公允值重估的净资产了,你重置一个这个银行得多少钱?
能做到?
当你秉着产业资本实业化眼光的角度,去估值这个股市,你会发现一片不同的天空。
By 逍遥狂客 2015.1.20
另注:与很多免费软件一般,自愿捐赠,不捐赠也不影响你阅读使用。
前一篇:冷眼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