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车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步伐

(2009-07-20 16:47:35)
标签:

财经

分类: 投资

充斥于市并继续滚动着倍数级膨胀的流动性已经初露峥嵘,经济学界和投研机构在兴奋其缓解金融经济危机造成的通缩破坏之外,也同时在忧虑下一个泡泡的破灭将是何时何景。

 

中国是这源源不断流动性的要冲之地,而由于实体经济的利润率在短期内仍然无法对资金有足够的吸引力,流动性正势不可挡向各资产领域冲锋。

 

我们的经济管理层不知是否真正体察民情市情,庞大的财政和信贷双促资金除了一部分借道涌入股市之外,更多只是在铁公基(铁路、公路、大型基建)范围涌动,而这些铁公基除了能对GDP数字和就业产生并不小的促进之外,在短期内对改善急需着重刺激的内需裨益并不太多。

 

即使是民间资本,在渡过了去年高息拆借的黑色或者是黄金岁月之后(对于不同的民间实体),裹足不前于热浪滚滚的资产牛市及实体牛皮市之中。

 

除了铁公基项目,实体经济的信贷增量是雷声大、雨点小,毕竟劫贫济富是所有金融机构的顽固劣根。

 

对于有足够信用支撑的大型企业来说,在低成本资金充斥于市之时大举股权融资并不利于现有股东;但对于一部分急需资金发展或转型的中小企业来说,或许股权融资比获得信贷支持要轻松许多,当然这只是从资金环境理论上这么说。

 

而若是实际运作起来,或许仍然需要我们的金融经济管理层能深刻认识到现有的问题,而尽快对IPO松闸。

 

对于最高经济管理层来说,并不该负责每一个ipo项目是否符合投资者的利益,严格法制监管和堵漏才是当务之急。

 

ipo的风险理应由参与发行的投行及投资者自己负责,市场经济原则如此,贵了可以不买,便宜了大家都会抢,中石油开盘价过高套牢投资者的前例也不过周瑜黄盖。

 

面对如今的消费市场格局,或许所有的人都不会在半年前、甚至一年前想到,房地产交易和汽车入户的热度绝对应该说是超过了我们正在经历的高温酷暑,而此前政府给与的政策优惠从现在看来,或许更只是落在消费者的心理感受中。

 

虽然我们并不能预知未来一段时间的房、车市场是否依然火爆,但应该已经可以完全走出去年门庭冷落的困境了,这不正是我们在去年下半年大声疾呼的用房、车等大宗消费刺激内需、刺激经济的目的么?

 

房地产和汽车的产业链极为漫长,而增长的传导也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虽然不能说经济增长能继续维持原有速度,但重新走上上升轨道应当毫无疑问了。

 

再回过头来看看如今的股市,很多的股票从既往的估值水平看,自然是高估的,而大股票如果用动态的观点,或许仍然是低估或者平估。但是,如果我们已经假设未来的货币流通量将足以推翻既往力行百年的股市估值模型,那么现有的股市估值定价水平是否也该重新衡量呢?

 

毕竟,我们面临的一个货币流通量爆炸的时代将是前所未有的,是无迹可循的,既然如此,所有的经济学家和投行的观点都只是盲人摸象的臆测,是是非非也许只有当局者才能在日后用事实体会。

 

By 逍遥狂客 2009.7.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日全食之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