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贺宛男-久违独立行情原因何在

(2009-01-18 20:28:15)
标签:

财经

分类: 转帖

贺宛男:久违独立行情原因何在

 

本周A股市场在周边股市五连阴、六连阴的凄风苦雨下,周三以来连拉三根阳线,走出了久违的独立行情,原因何在?

 

自然,央行公布的去年12月份金融数据,特别是M1从底部回升显示流动性好转是主因,但还得作深入分析。我们需要知道的是,M1是怎么好转的?M1余额从去年11月份的15.24万亿,增至12月份的16.62万亿,这增加的1.38万亿流动性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一边是流动性好转,一边是上市公司不断发布向下修正的业绩预告,流动性PK业绩,孰胜孰负?

 

笔者建议投资人不妨看看央行网站披露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按部门分类),那里有现成答案。

 

收支表显示,三大重要存款部门中,去年12月份出现了居民储蓄和企业存款大增、财政存款大减的奇特现象。

 

当月居民储蓄增加6778亿元,年底余额22.2万亿元,其中活期存款增加3985亿元,比例为59%。新增居民存款中活期占到近6成,在12月降息后活期利率已从0.72%下调至0.36%,活期居然不减反增,这说明什么?说明有一部分人时刻准备着将资金投入到股市或楼市中去。这同前几个月的情况有天壤之别:例如,11月居民存款增加3827亿,活期增加746亿;10月居民存款增加3154亿,活期增加266亿;9月居民存款增加4561亿,活期增加704亿等。做过股票的人都知道,证券保证金几乎全是活期,活期存款从前几个月月增数百亿,到12月增加近4000亿,在外资撤退、热钱外流的情况下,只能说明民间投资资金已在蠢蠢欲动。

 

同居民存款相类似,12月企业存款也增加了6120亿元,年底余额为17.82万亿元,当月活期增加4460亿,比例高达73%,这更是近几个月来所没有的。从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中我们得知,直到去年三季报,中国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还不算太严重,严峻形势出现在第四季度,这才引发了近期上市公司纷纷向下修正业绩。央行有关企业存款的数据与此正相吻合。例如,去年9月企业存款增加1140亿,活期减少2730亿;10月企业存款减少2433亿,其中活期增加1455亿,定期减少3889亿;11月企业存款增加1903亿,其中活期增加977亿等等。活期存款通常是企业的营运资金,12月份企业存款大增,而且活期比例超过7成,这既说明存货已经消化很大部分,也说明信贷资金对企业的拉动,总之,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已经不再冬眠,跃动起来了。

 

在居民存款和企业存款、特别是活期存款大增的同时,财政存款却出现大幅下降,从去年11月的2.84万亿元减至12月的1.8万亿元,净减1.04万亿元。我国财政存款在去年10月达到最高值,为2.98万亿元,此后11月减少1400多亿,到了12月更是一下子释放出1万亿元的存款,由财政资金领头的大刀阔斧的投资由此真正发动,并因此带动12月贷款增加7700多亿。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财政存款从3万亿减至不足2万亿,这是流动性在短期内变得充裕的首要主因。尽管每年12月财政存款总会大幅减少(年末国家也要集中用钱),但以往几年不过减少4000-5000万亿,从来没有像去年12月那样一个月就减少1万亿元的。

 

当然,M1不能说明一切。例如,在12月份增加的7700亿元贷款中,居民贷款仅增加567亿,还不到10%,这说明内需并未真正启动,房地产复苏更有待时日,而且一个月的M1数据还有待观察,但不管怎么说,12月份居民活期存款突增近4000亿元,这是任何一个政府部门下命令都无济于事的。

 

2008业绩肯定不佳,2009年却未必,总而言之,到4月份2008年报和2009一季报一起亮相时,也许就可以见分晓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