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风捉影聊房市
(2008-07-11 17:00:32)
标签:
财经股票股市投资房产 |
分类: 投资 |
“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将有大雨到。”等经典的天气谚语很多,告诉我们可以通过自然界细微的变化来捕捉气候的变化。
而我们能否从政策方面的动作来捕捉可能性的资金面的变化呢?
具体日期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大约在去年万科增发融资之后不久,中国就几乎是冻结了全部房地产公司的融资行为,所以我们能看到富力发A缓行,恒大上市受阻等等。
在房地产全行业的销售颓势,将有可能影响到中国的金融稳定之时,政策的暖风再次吹起,保利、万科、栖霞等公司的融资获批,滨江地产IPO首发,等等,都侧面反映了中国政府对部分懂政治的企业在资金链紧张时候的扶持。
而且,自始至终,我从未在高层的任何言论中发现有希望房价下跌的字眼,最常见的还是“避免房价过快上涨”,早前很多时候就已经公开过我的观点,不是中国的房价涨太快,而是中国老百姓的收入增长太慢,甚至是跟不上GDP的增长速度。
对于房价矛盾的缓和,最好的处理还是时间换空间,房价在某一个时间段内平稳运行,等待居民收入上扬来平抑房价剪刀差,同时也可以避免因为房价大起落对金融运行安全的威胁。
作为风口浪尖的行业中勉强苟且的企业,一定要学会政治,懂政治是企业不得不补习的功课之一。
在民退国进的可能性的行业背景面前,大多数曾经风流快活的房地产公司要么成为被整合的猎物,要么沦为项目性公司捞一把就走。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许在70后就业大军仍然在热衷于“某某在外企工作,某某在合资企业上班”的讨论时,也许风向已经转变,一个强盛中的中国,国企将重焕青春,成为90后的就业憧憬。
对于房价,最近一直有些朋友让我具体谈谈,这里马虎几句吧:
决定房价波动的是供需变化;
货币政策不能扭转刚性需求,只能暂时性延缓不必要的改善性需求;
中国房地产行业总体容量的两倍于GDP增长并不代表任何地区的房价都会上涨;
地区间房价涨跌的要素是人口的向心力和离心力;
商业地产的投资要看人均面积大小,我认为在2.5平米左右可能会触及天花板;
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并不依赖于房价的上扬,关键是对于土地所赋予的附加值的高低,附加值高则毛利率高。
By 逍遥狂客 2008-7-1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