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三次石油危机接踵而至

(2008-06-27 14:34:36)
标签:

财经

分类: 投资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欧阳修·蝶恋花

 

去年2月爆发了美国次按危机,我曾判断,美国次按将在18个月后偃旗息鼓,只要不进一步向消费信用领域蔓延,全球经济在痛过之后将迅速回暖。

 

只可惜,正如昨天的博文所提,“三十年河东享不尽荣华宝贵,四十年河西寄人篱下。世间万事盛衰无常亦无度。”

 

次按危机方要唱罢,石油危机业已登场。

 

次按危机的影响有限,但石油危机将是全球性的,任何一个经济体都无法避免。

 

但石油在140美元1桶的价格盘旋之余,我们继续琢磨世界地缘政治的角逐似乎失去了必要性,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石油将必然枯竭导致了世界各国更加重视石油的战略作用。

 

即使是之后一段时间石油价格可能有所回落,但继续逗留于高位似乎已经成为必然,作为全球最重要的能源及工业、日用化工必须基础商品的石油,对所有经济体都带了来危机感。

 

我可以预言的是,第三次石油危机已经来临,而且,与前两次石油危机不同的是,本次危机持续的时间将更长,影响力将更大。

 

次按危机打击的是全球金融体系,并由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传导,再进一步传导给实体经济。

 

而石油危机将对实体经济产生垂直打击。如果说次按危机对经济的影响更多集中在经济信心的话,那么石油危机将直接影响我们生活中的任何一个方面。次按危机如果只是警示性核威慑的话,石油危机则已经是战略轰炸了。

 

在前两次石油危机之后,法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发达国家中对石油能源依存度最小的经济体之一,其危机之后的能源转型战略,政府在其中的大力推动值得中国深思。

 

1973年和1979年的石油危机中,法国作为人均石油消耗量最大的经济体之一,法国经济几乎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一蹶不振严重衰退。

 

痛定思痛,法国政府因此而迅速全力推动核能的开发和研究,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业已成为全球人均核能使用率最高的国家,同时在西方主要工业国中,对石油的依存度也最小。

 

政府的角色是关键性的,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期间,法国确定发展核电是提供能源独立最好的途径。按照操纵式的传统,它在没有进行多少公众咨询的情况下,制定了一个反应堆建设计划。

 

现在,国有的法国电力公司生产的电力有85%来自核电厂。

 

阿海珐公司在芬兰建造的反应堆,芬兰的公用事业单和它的主要消费者,为反应堆的建设提供资金,还将按原价购买它生产的电力。它们为核电厂提供了一个有保证的市场,很低的贷款成本和省却了对利润的要求。

 

在法国和芬兰,“监管风险”可以忽略。因为核能发电广泛地被政治家和公众接受,这样,金融家也不再有后顾之忧。

 

虽然德国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石油危机之后也开始建设核电站,但在1986年发生“切尔诺贝利灾难”之后,公众对核电站产生反感。在2000年,议会左翼力量和绿色力量联合,通过了一项法律,迫使政府在2020以前关闭德国的19座反应堆。

 

有鉴于此,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核电力的未来与商业和技术的考虑相比,更多地取决于政治的考虑。在公众观点没有大的转变,或政府批准规划或支付任何延误的成本没有保证的情况下,投资者将不会去冒险。

 

正如国际能源署(IEA)首席经济学家法提赫·比罗尔指出的:“如果政府不帮助投资,我不认为核电将会起飞。”

 

IEA最近发出警告:如果各国政府不立即采取行动,节约能源,投资核电和生物燃料,世界就会“从一个危机走向另一个危机”。

 

IEA的负责人克劳德·芒迪强调:“核能必须是能源构成的一部分。”

 

在石油供应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预见性的判断,核电有望重新得到重视。但前提是,国家和公众必须认识到核能在应对石油危机的能源独立意义。

 

每一次危机,意味着一次全面转型的机遇,危机为转型的阵痛提供了公众和政治的支持,但关键是,我们能否把握危机的机遇,来一次华丽转身?

 

By 逍遥狂客 2008-6-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轮回
后一篇:性·情·投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