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其他 |
投资者或是社会评价一个企业的标准是什么?
或者说,做些什么才是一个企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记得以前就在我的博客中谈起过,一个企业,只要满足了以下3点,就是一个好企业:
1、善待股东;
2、善待员工;
3、善待客户。
而如果要评价这个企业是否符合社会的美德标准,那么再加上以下3点就已经构成了一个企业的美德框架:
1、诚信交易;
2、合法经营;
3、依法纳税。
也许有些网友成为部分意欲博取名利出位的媒体人的武器也不自知,而要给上面的美德框架中唯灾难捐款额多少这一条做注解。
至于这小部分媒体人为什么不敢针对其他比较生硬的柿子下手值得商榷,比如:
1、商业银行的房贷地震后正常催收,如果央行不能有所对应性措施,哪个商业银行会主动承揽这部分的损失?这个,媒体人不敢捅。即使是救灾捐款的银行手续费,也是大事直接化了罢了,不敢发挥。
2、作为亚洲最赚钱的企业中石油,或者是中石化、中移动、国家电网、中国神华等,又在灾难中捐出了多少牛毛呢?中石油、中石化每个月获得的财政补贴都比捐助更多。这个,媒体人也没胆子下手。
3、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51304.03亿元,比2006年的38760.20增长了12543.83或32.4%;2007年全国财政支出49565.40亿元,比2006年的40422.73亿元增长了9142.67或22.6%。2007年实际财政收入比预算超收了7239亿元,截至5月18日17时,中央财政仅累计下拨抗震救灾资金57.82亿元。这个柿子像核桃,他们也不敢碰。
4、新华保险捐款500万,中国太保捐款500万,农行捐款1500万,中行捐款1000万,民生银行捐款1000万,招行捐款800万,国寿捐款1600万并承诺抚养孤儿,中国平安捐款500万等等。相对于中国太保的刚刚IPO,中国平安的1600亿融资胃口,500万是九牛一毛,这个媒体也依然不敢捅。
等等,以上诸多的事实是什么?朋友们,不要成为某些别有用心的媒体人的刀枪。
争论捐款多少毫无任何意义,我们的精力应该在怎样才能给灾民更好更多更大的帮助上,绝对不是做文青们的朋党。
By 逍遥狂客 2008-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