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8-01-06,投资杂谈(谈谈国内银行股的投资)

(2008-01-06 15:58:29)
标签:

投资行为

股市评论

战略投资

长期投资

投资讨论

价值投资

投资分析

股市投资

沪深股市

股票

分类: 投资
从成熟市场的统计数据看,银行股永远是最值得投资的一个部类之一,但却也永远不会是出现大黑马的一个行业。
 
因为从经济规律来说,银行业是高于整体经济的增长率,这也是在绝大多数不同的市场,银行股的市盈率总是能高于市场平均值的因素之一。
 
即使是在经济衰退期,银行的资本收益率也远高于市场均值。
 
从这个意义上说,银行股永远是稳健性投资者的备选品种,但却绝不是高风险高收益黑马捕捉爱好者的天堂。
 
中国的银行业具有全球独有的国家信誉,这也是中国银行股理当享有相对更高估值的原因之一。
 
巴林银行诞生于18世纪的英国伦敦,是全球首家商业银行,却在首席交易员尼克·里森的违规操作下,1995年2月26日,大厦倾覆于瞬间。后被荷兰国际集团以1美元的象征性总代价收购。
 
就在其倒闭前,其核心资本额排全球第489位,1993年盈利1.05亿英镑,1994年税前盈利达1.5亿英镑,即使是在倒闭前一月,仍然被全球顶级评级机构评估为安全级别。。
 
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中国某些银行的故事。
 
1998年6月21日,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刚刚诞生34个月的海南发展银行被关闭。
 
而海发行关闭的原因是不良资产比例过大,产生了支付危机。关闭前,国家调集了34亿的应急款,却依然未能挽回早已注定的败局。
 
最终海南发展银行的全部资产及负债由中国工商银行接管。
 
近期,有风声传来,海南发展银行似乎有复活的苗头。
 
中国4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家注资前,被普遍认为资产质量低劣,资不抵债。
 
于是国家一次次动用财政巨额拨款注资,使用全体纳税人的钱包去弥补一个个巨大的窟窿,成就了目前除了农行之外的优质银行资产,极大肥厚了境外战略投资机构的口袋。
 
资产质量极差的农业银行,股改成本或许高达1000亿美元以上,这笔钱同样来自于纳税人。
 
可以想象的是,如果中国农业银行如果是一家发达国家的银行,或许也将倒闭而被1美元收编。
 
上面提到巴林银行、海南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逸事”,更主要想表露我的观点:中国的银行业有国家信誉支撑,而这正是中国的银行股理当享有更高估值水平。
 
2007年的银行盈利高增长、拨备高覆盖已经成为定局。
 
在这一年,整个银行界关注和研究的目标是深发展和中信银行,这个在此前的博客已经提到过。
 
2008年,银行因税率调整、工资税前抵扣造成的增长,因实际存贷款差加大形成的增长,因各类理财业务红红火火产生的增长,也将是确定性的。
 
在今年,银行界关注和研究的方向或许就是民生银行的事业部改革。
 
对于个人而言,我们对于银行的理解更多从私人业务去感受,因此招商银行的好被普遍认同。
 
但我们同样忽略了中国银行在国内外汇兑领域的地位,忽略了工行在大公司大企业服务领域的重量等级,也忽略了民生银行在中小企业服务中的领先。
 
因为这些服务并不是很多人能感受到的,但这并不能影响其盈利增长能力。
 
在未来,对于银行的投资,我们或许更要关注网点增长对存款吸收的能力。
 
比如民生银行,其贷存比已经超过了75%的红线,若要继续维持高增长,必须通过营业网点的扩充,增加个人客户的储蓄总额,这也是其战略扩张中,将在未来24个月大量开设分支行的原因。
 
而开设新增机构对资本金需求强烈,由此也可以预见民生银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必须融资扩张。
 
另外,由于贷款增量的限制,银行的超预期增长必须建立在各种新服务品种的开放创新上,比如信托贷款理财等,都是很好的方向。
 
各银行理财业务对最终用户的吸引力,也构成了银行收益大战的桥头堡。
 
国内银行的成长,才露尖尖,投资者有没有足够的准备和耐心?
 
By 逍遥狂客 2008-01-0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