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7-09-09,投资杂谈(用经济学指导生活决策)

(2007-09-09 16:23:51)
标签:

我记录

财富人生

证券/理财

经济学

决策

逍遥狂客

分类: 投资
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经济性的。
 
人类的进化,社会的发展进步,完全依赖于经济交流。
 
即便是有些朋友否认经济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每一部分,但其生活中面临的一切都与经济有关。
 
经济学研究的就是我们社会生活领域的决策管理,尤其是对自身拥有资源的管理、支配。
 
当一位女士在下午逛街与去美容院之间选择,就是一种典型的经济学支配管理。
 
面临3种选择,逛街整个下午、去美容院整个下午、两者各占用一定时间。
 
你的时间是有限的,你选择了一项活动,必然意味着另一项活动时间的减少或者中止。
 
于是,你会衡量两项活动哪一项对你当前更有益,不管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并据之作出选择结果。
 
这个典型的日常生活选择决策,便经历了经济学的第一大原理:人们面临交替关系。
 
回到我们的现实生活,先看看现在火热的房地产市场。
 
我是崇尚自由市场的,政府应该给予的是规则的制定,而不是对市场任何一方的人为干预。
 
由于过去一段时间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失败的调控,造成了买方因对价格回落的预期而堆积了相当多的购买力。
 
又因为政府不能从供给的源头大量供应土地供开发,当资产膨胀越发明显的时刻,堆积了许久的购买力就一下子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由此将整个房地产市场转为卖方市场。
 
在我身边的情况看,如今开发商囤房的情况似乎并不存在,而且,开放商还正在利用当前最好的交易时机加速推房。
 
如今的实际情况是,由于卖方市场的形成,买方根本没有能力对商品进行选择,卖方给你的选择签约的时间总共只有10分钟,这么短的时间连房型结构、朝向、景观、配套都还没看明白,还别说因为一房一价而造成的模糊单价的不明朗了。
 
并且,在这样恶劣的市场情况下,第一顺位的选择人往往直接被迫选择了在有限时间内的签约。
 
这样的市场格局并不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只在于经济学中最根本的市场矛盾力量——供需的绝对性失衡。
 
我们的政府不能不深刻反思曾经作出的种种调控啊!
 
有朋友说,房价太高了,生活在京沪市中心的无业人员太苦了。
 
是的,这个也同样回到我前面说过的经济学第一大原理:人们面临交替关系。
 
你选择居住在市中心,意味着你放弃了其他的更好的选择。
 
比如,你可以选择把核心区的住房卖了,然后去偏远地区买一套更好的房子,并在那样的地区寻找到适合自己能力的工作。
 
市中心的失业,完全是因为你的能力不能适合市中心产业的产出率。
 
所有的一切,都源自于你自身的经济决策。
 
人们对于自身的身份和能力要多多思考,尽可能去参与适合自己的经济生活。
 
如果一定要越位参与,市场给予的答复是无情而残酷的。
 
当你选择了金钱,你或许放弃的是自由和尊严等;反之也然。
 
同样,经济决策在我们的投资生涯也无处不在。
 
当我们选择了长期股权投资,我们势必全部或者部分资金放弃对于短期股价涨跌的追逐。
 
于是,我们必须以自己的认识观判断,到底哪一种方式是更适合我们的。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这个世界上永远不会存在绝对的最好。
 
当你的心境并不适合你做长期的股权投资,那么进入这个领域对你来说,同样是噩梦一场。
 
反之,也是同样的道理。
 
By 逍遥狂客 2007-09-0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