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国寿的一些观点

(2007-01-14 22:22:08)
分类: 投资
很多人都在讨论国寿的估值,群里也有很多朋友会问我的观点,正好今天我在群里说到了寿险公司,为了避免我今后的重复劳动,这段文字还是贴博上面吧。

目前看来,寿险公司的风险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量趸交保单对于后续经营是个风险。
2、高费率时代与低费率时代的和谐发展。
3、疾病谱、生存表改变对条款的细节要求。
4、营销员队伍的归属感和质量提升。
5、因为财务混乱,公司内部费用的操纵和挪用。

记得96年的寿险年交,如果不考虑生存风险赔付,仅仅年寿分红就大致相当于8.8的复利,而当时的银行年利为9.18。
所以,那时候我买人了大量的此类寿险,可惜最高只能是20份。
太平洋寿险的96老来福条款中,我的年交每份只需要99元,呵呵。
也许,有了当初的高费率,所以,如今的寿险对我来说,都有思维障碍。
寿险公司如何根据人口死亡、疾病谱,以及生存年限的相应经济年率来制定合理费率,对寿险公司的业务稳定发展很重要。
而此时,精算师的能力如何就受到高度考验。
但是,如今这个费率还未完全放开,与保监会的核准有关。
而一旦放开费率,这些精算师能否胜任中国市场的需求,很成问题。
国内寿险的高端专业人士过于缺乏。
所以,寿险是永远的朝阳行业,但是也是最不容易看懂得行业。
寿险公司对我而言,除非完全控股,享受其现金流带来的好处,否则,不具有任何可参考的投资价值。

寿险公司的估值方式,在我的记忆中有好多种,但是目前的市盈率、市净率都是绝对不合适的,而我印象中也似乎没有合适的估值模式。
 
人才方面,平安的人才储备堪称国内第一。
国寿则享受了历史的优势,以及某些政策性的安排,比如对某些股权的投资等。
而因为行业特性,每一个县辖支公司都是自成体系的独立王国,所以,管理难度非常大。
就目前而言,我没有发现能有效管理这个行业的规则出现。
如果说一定要有非常优秀的管理,那就只能暂时放弃市场,首先做好自身的制度建设。
 
By 逍遥狂客 2007-01-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