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如诗,人生如画!”这个标题可能会不太适合我今天想写的东西,但是,很多时候,我总是感觉,标题只会限制我们的思想表达,我喜欢天马行空地写东西,无拘无束,不需要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
记得当初上学的时候,语文老师给我布置的命题作文我都写得不能让自己满意,再后来,与老师谈心之后,老师也就干脆对我写的内容不作任何要求,随便我去写一些什么东西了。
也总觉得只有这样,我的文字才能充分表达我的思想。
既然想起学生时代的作文,就不得不说我的爱憎了,对于议论文和随笔,我有出奇的喜欢,而说明文和记叙文确实是我讨厌之极,尤其是说明文,总是会被我写得非常空洞无物。
平日喜欢听听音乐,但是比较不耐烦施特劳斯的旖旎的华丽,更多是欣赏贝多芬的内涵,永远也忘不了第一次听他的命运交响乐给我带来的震撼,我第一次发现,我原来对古典的纯音乐也是有所感觉的,而不仅仅是流行乐的旋律。
贝多芬用他特有的抑扬顿挫的节奏,深深敲打着我的心,也许与贝多芬一生太多的坎坷和挫折有关,他用他对人生的思考,对命运的阅读能力,带给我们对音乐表达生命的力量。
如果说西洋乐更多聆听贝多芬,那么国乐更欣赏的是箫声带给我们的婉转,如泣如诉的声音让人凭添几分愁绪,但是我依然迷醉于箫声。
箫声是孤独的,虽然是也有其他乐器能为之配和,然而,其在整体组乐中的特立独行的寂寞,让总感觉曲高和寡的我有一丝丝的同病相怜。
人生就像音乐一样,太多的抑扬顿挫,太多的节奏感,需要娓娓诉来。
人生又象一幅画一样,有着完美的布局组合,没有空白处的空洞,也没有重墨处的累赘。人生的着墨也需要我们象画画一样的综合布局。
品味人生三味,有时候更多需要跳出已有的格局进行思考,常人说道,旁观者清,我们可以跳出这个尘世,以旁人的眼光阅读自我吗?
也许,在这个方面,我需要学习的因素更多!
By 逍遥狂客 2006-01-1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