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妙红
妙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95,151
  • 关注人气:16,99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妙红读奥·中国的才是世界的

(2008-08-10 12:00:04)
标签:

奥运

文艺表演

成都晚报

开幕式

张艺谋

中国

体育

分类: 比如体娱『球事』

妙红读奥·中国的才是世界的

 

据说,开幕式文艺表演还没有结束,法新社就发出电讯——视觉盛宴。一边在欣赏张艺谋团队的作品,一边也在心里犯点小嘀咕,如此深奥的中国文化,在一个小时之内的诠释,老外看得懂吗?这个小嘀咕是多余的,昨天的媒体上,除了中国媒体异口同声地欢呼“很中国”之外,国外资讯承认, 88日的开幕式,中国人已经获得本届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

 

文艺表演甫一结束,我就接到《成都晚报》记者的电话,记者采访记者,这倒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实际上,我被2008个壮汉的日晷阵而震撼了,尤其欣赏他们带动了全场——不,应该是全球观众一起,齐声倒数奥运计时。这个创意是宏伟的,不过,这个创意或许还算不上是伟大的,29个大脚印飘向鸟巢,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正是这个创举,张艺谋将其后展现给世界的中国文明画卷,变得像青花瓷一般直白。

 

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观后感,昨天出版的媒体可以用一个成语来表达,那就是交口称赞,这很难得,尤其对于遗憾艺术的大型文艺表演。《足球报》和《体坛周报》不约而同地使用了“很中国”这样的赞语,张艺谋曾经倍受追捧或争议的《红高粱》或《满城尽带黄金甲》没有砸伤开幕式,一个多小时浓缩的5000年历史长卷,让体育媒体的目光空前一致。其实在这里,我却更加欣赏《成都晚报》的头版标题——《云端点火,奥运开卷》,一个“卷字”,不仅涵盖了张艺谋从头至尾给我们展示的那一幅画卷,也卷起了上下5000年,紧扣着我们津津乐道的那29个云端脚印。

 

在接受《成都晚报》的采访中,我记得我说到了,这一场开幕式的中国元素之外,似乎也依稀看见了与2004年雅典奥运某些的神似,我自己的解释是,可能因为这是两个影响世界的文明古国,也应了那样的一句话——中国的才是世界的。

 

而这一点,在最后时刻被极致渲染,几乎没有人不为夸父追日般的点火仪式感到激动不已。那不单是一次浪漫的飞天游戏,而是李宁身后那徐徐展开的画卷,展开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德新社惊呼,没有红灯笼,没有舞龙,甚至也没有熊猫,北京就让世界震惊了,他们转引罗格主席的话说:“恭喜北京!”

 

我曾经对《成都晚报》记者说,文艺表演中没有汶川元素,这可能是我稍许的遗憾。但当姚明牵着映秀小学学生林浩走进鸟巢的一瞬间,遗憾被感动替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