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小数》教学设计——夏盈盈
| 分类: A2-B3/B4-C4/C5 |
《认识小数》教学设计
1.学会借助熟悉的商品价格、身高等识别小数;学会读写简单的小数;结合生活实际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
2.通过计数器、米尺、数线轴等模型,在观察、测量、描述、比较、归纳的经历中,认识0.1米与1分米及1/10米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一位小数的概念模型。
3.在观察体验中,发展观察和表述、比较和分析、归纳和推理、实践操作等能力,充分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一理念。
教学重点:认识具体情境中的分数的含义,建立一位小数的概念模型。
教学难点:通过“米尺”模型,认识0.1米与1分米及1/10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米尺、练习卡等
学生准备:在家里、到商店调查收集小数,了解每个小数表示的具体意思。
教学方式:自学分享与操作实践方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任务情境
1.前言:
师:孩子们,数学课堂开始了。欢迎你们跟随老师一起,走进智慧数学课堂?
师:孩子们,认识数是数学课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瞧,在老师的个人资料中, 就有很多的数。你们会读资料里的数吗?(会)应该难不倒大家,咱们一块来试一试(依次读出信息里的数)
师:你们在读这些数的时候,有什么发现没有?这些数的读法都一样吗?(不一样)谁发现有什么区别?(有些是读数,有些是报数)
(根据生的回答课件标出两种读法)
师:是的,刚才我们通过读数对比,知道了数的不同读法,真了不起!
2.出示挑战任务一:
师:老师还收集了一些数据信息,这次,老师可是有要求的,愿意挑战吗?那请大家接受老师给出的第一个挑战任务:请大家跟随大屏幕,把你看到的数在堂上本中记下来,能记下几个就几个。开始!
(课件出示情境图,孩子们记录看到的数,巡视收集作品)
3.任务反馈:
师:孩子们,你们都记下哪些数?
师:(对比观察)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数,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数的中间有个小圆点)
师:这样的数你们知道是什么数吗?(小数)
师:是的,像3.45、0.85、2.60、36.6、1.2、1.5……这样的数叫小数。中间这个小圆点就是小数点。
师:孩子们,在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师:大家发现的还真不少,看来小数真是无处不在啊!那同学们想不想进一步了解更多关于小数的知识呢?你想了解小数的什么知识呢?
师:你们想了解的还真多,咱们这节课就来认识小数(板书课题)
师:首先咱们一块来瞧瞧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与任务。
5.出示学习目标与任务:
师:孩子们,看到目标与任务的第一个要求:会识别小数,到目前为止,大家会识别小数了吗?(会)
师:谁来说说是小数有什么特点?(有小数点)
师:是的,其实啊,小数点把一个小数分成了两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是小数部分。会识别小数还不行,咱们还得会读,是吧?
师:接下来,咱们继续接受挑战任务好吗?
6.读写小数
(1)会读小数,并总结读小数的方法。
(2)会写小数,并总结写小数的方法。
出示:
师:这个数,怎么读,谁来试一试?(2.60如有错的则纠错,如:二点六;二点六零
师:孩子们,能快速准确的读出了这些小数。那读小数有方法吗?有什么方法?与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孩子们,生活中无论做什么,都是讲究方法的,读数也不例外。咱们一块来概括总结读数的方法吧!
概括总结读数的方法(课件出示):
读小数的方法:先读整数部分,读的时候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如果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就读做“点”,小数点的右边是小数部分,要按顺序依次地往下读,是几就读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报数法。
师:看谁会读数。
小检测:课件出示课本92页第1题
师:你们都是读数的高手。读小数没问题了。那你们能快速写出你听到的小数吗?(随意读一两个)我也很想知道你是怎样准确的写出小数的?谁来告诉我?
师:你是一个善于概括总结的人,我要向你学习!咱们赶紧把这个好方法记一记(齐读)
概括小结写小数的方法(课件出示):
怎样读就怎样写,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写法来写),再写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是几就写几),注意小圆点写在整数部分的右下角
二、结合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
(一)探索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
师:孩子们,认识他吗?(米尺)这把尺子上也藏着小数呢,你知道“0.1米”在哪儿吗?接下来,老师想邀请大家接受挑战任务三。
1.认识零点几米
(生自学,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汇报:指出1分米在哪里?
2.提问:1分米用分数表示是(
择机板书:1分米=1/10米 =0.1米
师:0.1米就是1/10米,也就是1分米。
3.依此类推:3分米是(
师:这样的3段有多长?(3分米),用分数表示是(3/10米)还可以怎样表示?(用小数表示成0.3米)
师:这个0.3米的3表示什么?(3分米)
择机板书:3分米=3/10米 =0.3米
师:0.3米就是3/10米,也就是3分米。
4.提问和引导观察:0.1米、0.3米,这两个小数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用米作单位,小数点左边都是0,说明够不够1米?那如果超过1米,还是以米为单位,你觉得小数点左边还能不能用0表示?)
5.引导学生观察和提问:从图上你还能找到什么小数?
师:孩子们,米尺上咱们还能找到什么小数?
择机板书一两个小数:9分米=9/10米 =0.9米
师:看来十分几米都不够1米,都可以写成零点几米,零点几米就表示十分之几米。
6.认识几点几米
呈现例1主题题图:王东身高1米3分米,
师:咱们一起来看看例题1中王东的身高。她的身高是1米3分米。又要写米,又要写分米,写两个单位真麻烦,只用米作一个单位行不行呀?只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呢?你是怎么想的?
同桌互说想法。
呈现演示图,引导学生感悟:用米作单位,1米3分米,够1米了,1写在小数点的左边;3分米是0.3米,不够1米, 3写在小数点的右边。
7.出示课前信息图:
师:孩子们,你们太聪明了,只要将60厘米转化成6分米,老师的升高不就是1.6米吗?
8.知识运用检测
师:好了,老师准备了几道判断题,你看行不行?
课件出示:下面的说法对不对?对的打√
1.爸爸身高17米。
2.学校的旗杆高1.5米
3.我的书桌高8米
4.小数就是比1小的数
(二)探索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抽象概括,建构概念模型
(1)提问:这里把1元平均分成了几份?(和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有什么相同之处?)1元可以换几角?(10角)
那么,1角就是1元的十分之一,用分数表示为1/10元,用小数表示为几元?
择机板书:1角=1/10元=0.1元
(2)5角是5/10元,还可以写成(
择机板书:5角=5/10元=0.5元
(3)8元5角写成小数是(
2.引导观察和抽象概括,建构一位小数的数学模型:
根据板书圈画并指示提问:这些分数的分母都是几?都是十分之几的分数,这些小数的小数点右边都是只有几位数?(一位)称为一位小数。从这里可以看出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反过来说,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三、回顾反思
师: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的数家族中又增加了一位新成员----小数。回顾一下刚才学的内容,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你达到今天的学习目标了吗?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与任务:
1.会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2.知道用元或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
3.知道十分之几用(
四、介绍小数的历史文化知识
师:通过孩子们刚才的表现,老师看到了你们的聪明与自信。为你们有这样出色的表现黄老师感到骄傲和自豪。关于小数,咱们一块来了解他的历史文化知识!
结束语:
师:孩子们,在课的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格言
(课件出示)天才=1/100的灵感+99/100的勤奋
师:这是大发明家爱迪生用加法描述的一句格言,你明白这句格言的含义吗?
师:对,人必须勤奋才能有所成就!祝同学们都能成为天才!人才!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师:那你们能把这句格言中的分数用小数表示出来吗?课后与同学一块交流,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下课!
五、板书设计:
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