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潘永利《简单的推理》评课稿

(2015-05-26 15:27:42)
标签:

育儿

教育

分类: A3-B5/B6/B7-C6/C7/C8(3)

《简单推理》一课 评课稿

潘永利老师    2015.5 

《简单推理》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的内容。如果仅仅根据纯“文字”进行推理,学生一定会毫无兴趣,也很容易越听越迷糊。如此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怎样才能引起孩子的学习欲望?如何让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又有效呢?韩老师在这节课中,设计了“当侦探”、“猜奖品”等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环境中玩着,学着,思考着。下面我就对本节课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    导入简洁、明了。

课伊始,韩老师设计了一个侦探小游戏,让两个学生分别拿好铅笔和橡皮擦,然后让老师来猜谁拿了什么。通过简单的游戏,直接揭示了什么是简单推理,以及简单推理的用处。

二.    探究快速、有效。

例2是根据两个条件的推理,学生可以很迅速地推理出结果,因此,韩老师通过指名多个学生口述,接着让同桌互说,就快速又有效地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例3是根据三个条件的推理,比例2要难一些,要让学生用语言有序地、全面地表述推理过程是比较难的。韩老师在这个环节让学生充分地练习口语表达,突显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    练习灵活、巧妙。

老师根据课堂的需要,灵活地安排了巩固练习。如,完成例2的学习之后,韩老师设计两个层次的练习。第一次练习是“猜奖品”。以说一说的形式巩固推理的过程。只提供学生一下信息:老师左右口袋分别装着小鸟和天鹅的贴纸,左口袋装的不是天鹅。只要谁能说对你喜欢的奖品在哪个口袋,你是怎么想到的,那么谁就能获得那样奖品。第二次练习是“填数”。让简单推理上升到数学层面。

老师的这节课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我想这都是韩老师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案的成果。作为同行,我很惭愧。我去年就教二年级,也上过这一课,因为是随堂课,我没加以过多思考,所以当初是怎么上的我一点印象都没有。韩老师在给学生上这一课的同时,也给我这个懒老师上了一堂课。在这堂课里,我产生了两点疑问,想借此机会向各位同行讨教。

一.推理过程,学生难以口头表述的时候,我们该不该提供简单的句式,帮助学生完整有序地表述想法?比如,根据两个条件的推理,我们是否可以在请多个学生口述之后,加以句式——只有(  ),不是(  ),就是(  ),让学生再次口述想法?

二.较复杂的推理,在只有少数学生掌握的情况下,我们老师是否可以通过图解的方式,让更多的学生以直观的方式接受复杂的推理过程。比如,根据三个条件的推理,当学生口述推理过程的时候,教师是否可以通过“连线”,让更多的学生理解思维过程?

以上是我在课堂上突然想到的问题,希望同行们不吝赐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