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蓓蓓  《小兔运南瓜》评课稿

(2015-01-19 18:05:01)
标签:

育儿

分类: A3-B5/B6/B7-C6/C7/C8(3)

                                      《小兔运南瓜》评课稿

     《小兔运南瓜》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最后一堂口语交际课。一年级的学生进入小学的时间还不长,他们的话语经常是不完整的,表述也会存在很多问题,课堂中学生们的很多回答也是我们老师所预料不到的,而且一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较低,常常会叽叽喳喳地议论个不停,不知不觉就把课堂纪律抛之脑后,所以一年级的口语交际课还是挺难上的。作为一个刚参加工作的新老师,今天,听了张小君老师的口语交际课,心理很有感触也很有启发,下面就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图文结合,在情境中明确要求
       童话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学低段的孩子乐听故事、乐说故事,也乐编故事,捉住孩子们的这一年龄特征,张老师充分利用本课中的几副插图,并结合书中文字,先后出示了第一幅和第三幅图片的内容,由浅入深,以问助答,循序渐进,如:小兔遇到了什么困难;最后小兔把南瓜运回了家,那么,小兔是用什么办法怎样把南瓜运回家的呢?这样的引导使得学生们明白了第二幅图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即小兔运南瓜的方法和过程,这也是对学生思考问题方法的一种引导。
二、围绕中心,讨论问题,层层深入
1.讨论小兔运南瓜的具体方法
       张老师为小朋友们营造了很轻松的课堂氛围,在具体情境中展开讨论。在明确了问题之后,张老师点名让学生来讲讲小兔运南瓜的方法。
2.选择可行的方法并及时总结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孩子们的办法虽多,但并不是每个办法都实用,还应教给孩子从生活实际出发,在众多办法中精中选精。

在课堂中,张老师很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在逐一讨论运南瓜方法可行性的过程中,学生们由于缺乏生活经历,对南瓜还不太熟悉,张老师顺势给学生们讲了南瓜的特征。在讨论哪种方法最可行中,可以提示一下学生如;你们真了不起呀,想出了那么多的办法,可哪个办法最好,最省时省力,又能不弄伤大南瓜呢?这样就可以以生动的语言更好地去启发学生。
三、看图说话,由浅入深,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看图说故事中,张老师图文结合指导学生说好第一幅图片的内容。一年级的学生生活经历少,口语能力较弱,有时不知道如何去说,也不知道从哪开始说,说的话东一句、西一句,无论口语交际的内容、方式和语言形式都较生疏,也欠缺良好的交际态度和听说习惯。为了规范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张老师在出示图片的同时还出示了文字,用固定的句式一下子扩大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小学生说话的规范性。
    运南瓜的方法有很多,为了规范学生们的语言,给学生们做好示范,张老师先选取了找朋友帮忙运南瓜的方法进行了描述,打开了学生们的思路。接着张老师让学生们选择一种运南瓜的方法,先让大家同桌说说运南瓜的过程,然后点名让学生说说小兔如何把南瓜运回家。在这一环节中,张老师耐心地对学生的语言进行了点评,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规范和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低年级的学生非常需要老师的赞赏与鼓励,张老师语言亲切,也送给了学生很多的鼓励。总而言之,这堂课成功地完成了口语交际的目标,培养了一年级小朋友说话的规范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