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杂念 | 
  刚接触电脑时,手指在键盘上飞速盲打,那就是对“电脑高手”的第一印象。我的第一台
386 电脑是我表哥和他的一个朋友帮我 DIY
的,记得我父亲曾经对我说,你几时打字和这位哥哥那么快就好了。
  那个时期电脑的作用通常被理解为用来打字的,会打字就意味着会电脑,特别是会五笔字型输入法。因此在报纸上经常可以看到诸如“要求每分钟打字在
100 个以上”或“每分钟打字 100 个以上者优先”这样的招聘广告。
  随着进一步的发展,电脑病毒开始普及起来,那个时期因为太缺软件了,大家都拷贝来拷贝去,虽然没有互联网,可是病毒照样遍地开花,除非你几乎不用外面带进来的软件。
  软件交流、软件发烧友是那个时期的热门词,大家出门可能都会带几张软盘,发现一个新奇好用的软件就拷贝回来。
  病毒随着软件的传播而传播,更专业一点的人就会使用各种查杀病毒软件。那时候最著名的杀病毒软件是公安部的
Kill 和国外的 McAfee 出品的 Scan,后来还有 PcTools 和 Norton
AntiVirus 的杀毒软件。
  在江民推出 KV100 时曾经打破了以前的格局,因为当时有 KV100
能查杀很多新病毒而很多防病毒软件不可以,并且 KV100/200
还推广一种病毒特征码查杀方法,很吸引这些电脑高手们。
  会用防病毒软件就是那个时期的“电脑高手”,因为经常扫描一下,发现了
N
个病毒,很有乐趣,有事没事扫描一下看看,就像很多人使用磁盘碎片整理工具一样。
  随着 BBS 和 Internet
的进一步普及,软件开始丰富起来了,一类软件可以有多种选择,导致现在对一个新需求进行选择时有了困难,因为不知道哪一个才是最合适的软件,选择多了也不行。
  病毒也在进一步发展中,后门程序,也就是木马程序和插件开始蔓延,以及同时,各种防病毒软件采用“实时监控”和“防火墙”等机制来保护个人电脑,可是换来的是电脑运行速度变的更慢,偶尔遇到新病毒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智能,什么
99% 或 100% 预防未知病毒之类的话。
  当今不再使用防病毒软件的人变成了真正的“电脑高手”,通过十几年的经验积累,电脑速度明显慢了时又或多了某个未知进程,或是看见网卡流量的闪烁速度而判断出是不是中招了,并且也不用各种杀病毒软件,而是手工采用各种注册表或命令行工具去解除病毒或病毒程序,最多会使用一些“专杀工具”也是逼不得已。
  你问我谁是电脑高手?我看 keso
怎么着也算一个,为啥?他的电脑就不安装各种防病毒软件,当然我也算一个,因为我也好些年不用防病毒软件了!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