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报·初一版》对接2009年中考
(2009-09-07 15:37:35)
标签:
文言文阅读作文题目鲁智深安徽教育 |
分类: 精品文章 |
每年中考结束后,我们都会就上一学年的报纸内容进行“对接中考”。做这项工作的目的,既是对成绩的总结,也是我们的一种特别的自我检测与反思。众所周知,中考是教学改革的风向标,是落实“新课标”各种要求与精神的重要载体,当然更是广大师生的指挥棒。因此,作为教辅出版者,把握中考脉动能力的大小,从某种程度上讲正是为广大读者服务水平高低的体现。通过“对接中考”,我们得以深刻认识课改的趋势与潮流,把握应试的方向与特点,在此基础上及时调整编辑思路,完善稿件处理,使产品更加具有针对性与实用性。在帮助同学们提高综合素质的同时,也使大家能够从容应对未来的选拔,这是我们的最大追求。限于所掌握的中考试题资源及编辑部的人力,“对接”只能是挂一漏万的。我们恳请全国各地的读者积极也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共同促进报纸质量不断提升,使大家都能从中有所收益。
积累运用部分
1.各地试题中基本上都有古诗词填空的内容,本报对各种版本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古诗词均有详细的讲解和强化训练。
2. 常州卷第6题为“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曾产生了许多的书法流派。最受人们喜爱的有颜体、欧体、柳体、赵体等,请写出其中一位书法大家的姓名”,本报每月有一期“书法百宝箱”专版,2008年9~12月,特约陕西国际书法交流协会副会长、书法家薛军老师撰写了系列书法常识稿件,对题目中的内容有充分介绍。
3. 陕西卷第5题给出了一段《水浒传》中关于鲁智深的细节描写,并附有金圣叹对鲁智深的点评,要求根据选文针对鲁达的为人写出自己的点评。河南卷第4题为“名著阅读”,要求比较“林冲和武松”。贵阳卷第8题也考查了《水浒传》的相关知识。本报2007年9~12月在“名著圆桌”专版中刊有《水浒传》的系列赏析文章,其中包括对鲁智深、林冲、武松等主要人物的介绍及评价。
4.仙桃卷、天门卷、潜江卷第4题、宁德卷第7题、济宁卷第4题均为《骆驼祥子》的相关知识填空,福州卷第8题为《格列佛游记》与《骆驼祥子》的知识考查,厦门卷第4题、安徽卷第3题、三明卷第15题考查对名著《格列佛游记》的理解,新疆卷第8题要求从《骆驼祥子》或《格列佛游记》等名著中复述片段,本报2009年第10、12、14期的第6版“名著圆桌”专版中均有介绍。
5.安徽卷第3题考查对名著《名人传》的理解,本报“名著圆桌”栏目2008年曾以6个专版介绍本书。
6.广东卷第6~8题为综合性学习活动考查题,班上准备组织一次以“辨别不良广告”为主题的活动,要求完成包括提出建议、设计标语等三个任务,本报在“单元测试题”及“综合学习智能卡”栏目中曾多次演练。
7. 河南卷第5题为阅读一段新闻材料后用一句话进行概括,河北卷第6题是为一段新闻材料拟写标题。本报对此类题型曾多次演练,如2008年第20期第8版刊有《新闻题模拟演练》一文,专题讲解此类问题的解答。2008年第38期第3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综合自测》第5题等也是此类题型。
8.安顺卷第5题、成都卷第8题、宁德卷第6题、三明卷第1题、资阳卷第7题、内江卷第5题等为有关《论语》的知识填空,本报2008年第38期对《<论语>十则》进行了专题练习,均有涉及。
9.成都卷第8题为有关王湾《次北固山下》知识填空,安徽卷第1题,衡阳卷第2题,宁德卷第6题,恩施卷第7题等,为有关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知识填空,本报2008年第40期第2版《古代诗歌四首》曾进行专题训练。
10.成都卷第8题为有关赵翼《论诗》的知识填空,本报2009年第25期曾围绕该诗进行训练。
11.深圳卷第6题为赵师秀《约客》填空,本报2009年第14期刊有根据本诗改写的散文,不仅可以强化记忆,还可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涵。
12.聊城卷第4题为有关文天祥《过零丁洋》知识填空,本报2009年暑假专号刊有《文天祥的选择》一文,其中有对文天祥的介绍、评价及试题中考查的诗句。
13.恩施卷第4题为朱自清《春》(选段)知识考查,本报2008年第39期曾对本文进行专题训练。
14.荆州卷第6题为“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黄冈卷第12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综合性学习活动,太原卷综合性学习活动为“走进民俗,走进传统文化”,本报2009年第22期刊有“端午节”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示范性。
15.柳州卷中有对古诗《黄鹤楼》的鉴赏考查,本报2009年第16期第3版《七年级(下)期中测试题》中有涉及。
阅读理解部分
1 .襄樊市中考题阅读理解部分第二题为阅读《伤仲永》完成12~16题。本报2008年第10期第2版刊有《<伤仲永>精讲精练》一文,2009年第15期《七年级下册期中总复习》及第16期《七年级(下)期中测试题》中也均有关于《伤仲永》的专门阅读练习,字词积累及内容解读多有一致。
2.株州卷阅读部分第一题为阅读《苏州园林》(选段),完成9~12题。本报2008年第21期第2版刊有《中国园林的标本——<苏州园林>导学导练》,用2000字的篇幅全面讲解了这篇文章,其中的精讲选段与考题中给出的选段一致。
3.河北卷阅读理解部分第一题为阅读《爱莲说》完成7~11题。本报2008年第16期第2版对该文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练习,计有《<爱莲说>全能检测》、《诗文中的莲花》等,基本涵盖了考题中的要点。
4.常州卷现代文阅读部分选有《魔术的科学原理》一文,本报2009年第26期曾转载此文。
5.衡阳卷现代文阅读部分选有梁衡所著《夏》一文,本报2008年第44期第2版曾就本文进行过专项阅读训练。
6.成都卷诗歌鉴赏部分选有《天净沙·秋思》一文,本报2009年第17期“五星赛场”中对该文进行过考查。
7.厦门卷文言文阅读部分选有《幼时记趣》,本报2008年第37期第2版有针对本文的专题练习。
8.安徽卷及资阳卷文言文阅读部分选有《过零丁洋》一诗,本报2009年暑假专号刊有《文天祥的选择》一文,内容涉及到试题中所考查的项目。
9.深圳卷文言文阅读部分选有《<论语>十则》,本报在2008年第38期第2版中对《<论语>十则》进行了专题练习。
10.常德卷文言文阅读选文为《强项令》,本报2009年第24期3版《七年级(下)第七单元综合自测》中第一篇阅读选文与此题相同。
11.柳州卷、齐齐哈尔卷文言文阅读题考查了《三峡》,本报2008年第45期第2版《<三峡>同步训练》有所涉及,并在2008年第45期第3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综合自测》中进行了训练。
12.连云港卷文言文阅读选文为《赵普》,本报2009年第10期第2版中刊发的《<赵普>精讲精练》进行了训练。
13.黔东南州卷文言文阅读题为《口技》,本报2009年第19期第2版有专版精讲此文,并且翻译题与试题完全一致。
14.湖州卷文言文阅读题选文为《爱莲说》,本报2009年第16期第2版刊有文章精讲此文,并且解释词语和翻译句子练习与试题重合。
15.娄底卷第14题考查《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与本报2008年第52期《期末测试》第8题相关。
16.营口卷现代文阅读材料一为《喝石灰水的鱼》,本报2008年第44期曾全文刊发此文。
写作部分
1. 孝感卷第23题给出了一篇学生习作要求进行评点精彩细节和提出修改意见。本报“写作快车”栏目对每个单元的写作重点均作专版训练,体例即为例文+师生讨论优缺点+提出修改意见+改后佳作,思路与此题吻合。
2.黄石卷作文题目为《细微处见真情》,本报2009年第19期“作文辅导”版“一技一文一评”栏目中刊有《细节描写出神韵》一文,详细讲解了写作此类作文的技巧,并附有例文。
3.资阳卷作文题目为《收获幸福》,本报2008年第36期刊有作家李作昕的《幸福在哪里》一文,是对试题的另一种解读,具有示范意义。
4.深圳卷作文题目为《刹那间,我发现了自己》,本报2008年第41期《写作自测训练》中有“给自己画像”和“我是一个
5.三明卷作文题目为《我们初中生的故事》,本报2008年第51期曾刊有《我的初中生活》作文训练题。
6.达州卷作文题为“喜看家乡新面貌”,本报每月月末“旅游特区”专版中均有初中生介绍自己家乡的稿件,从不同角度描写各自家乡的亮点,与试题吻合。另在2008年第40期3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综合自测》中给出的作文题是《故乡》,与试题基本一致。
7.
金华卷作文题为“
8.眉山卷作文题为“这里风光
9.安顺卷作文题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