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试题对接《语文报·高考版》再续辉煌
(2009-09-07 15:32:41)
标签:
高考虚词用法读音弯道重庆教育 |
分类: 精品文章 |
全国卷Ⅰ
第1题A项“宁可”中“宁”的读音见寒假专号第3版,C项“按捺”中“捺”的读音见第305期第6版;D项“创口”中“创”的读音见寒假专号第3版,“拈花惹草”中“拈”的读音见第305期第6版。第2题“明日黄花”含义见第328期第6版;第4题的排序题解题指导见第322期第6版。第19题B项要求从构形角度说明标识的创意,具体写法技巧指导参见第297期第6版“如何写画面意蕴”。
全国卷Ⅱ
第1题A项“作坊”中“作”的读音见第310期第6版,“给予”中“给”的读音见寒假专号第3版和和310期第6版;C项“供不应求”中“应”的读音见寒假专号第3版第6版;D项中“泡桐”中“泡”的读音见第305期第6版。第4题的排序题解题指导见第322期第6版;第19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解题指导见第311期第6版。
江西卷
第1题A项“奇葩”中“葩”的读音见第326期,B项“趑趄”中“趑”的读音见第305期,“夙兴夜寐”中“寐”的读音见第328期第4版;
C项“暴殄天物”中“殄”的读音见寒假专号第3版,“禅让”中的“禅”的读音见第329期;D项“残羹冷炙”中“炙”的读音见寒假专号第3版。第2题选用实词的解题指导见第310期。第5题的排序题解题指导见第322期第6版;
浙江卷
第1题A项“角色”中“角”的读音见第310期,“瞠目”中“瞠”的读音见第305期和寒假专号第3版;B项“否极泰来”中“否”的读音见第305期和寒假专号第3版,“敛声屏息”中“屏”的读音见第305期和寒假专号第3版;
C项“创伤”中“创”的读音见寒假专号第3版;D项“徜徉”中“徜”的读音见寒假专号第3版。第3题成语
“名副其实”使用见寒假专号第8版。第5题的排序题解题指导见第322期第6版。第6题具体写法技巧指导参见第297期第6版“如何写画面意蕴”。
江苏卷
第1题C项“厚古薄今”中“薄”的读音见第305期和寒假专号第3版;D项“否极泰来”中“否”的读音见第305期和寒假专号第3版,“屏气凝神”中“屏”的读音见第305期和寒假专号第3版。
广东卷
第1题B项“溯源/夙愿”中“溯”及“夙”的读音见寒假专号第3版和第328期,C项“横样”中“模”的读音见第305期和310期。第2题“首当其冲”成语使用见第324期第4版。第4题的排序题解题指导见第322期第6版。
天津卷
第1题A项“揩油”中“楷”的读音见第305期,“物阜民安”中“阜”的读音见第329期,B项“泥古”中“泥”的读音见寒假专号第3版,“蹊跷”中“蹊”的读音见第328期;D项“滂沱”中“滂”的读音见第305期。
重庆卷
第1题A项“大楷字帖”中“帖”的读音见第310期,B项“内讧”中“讧”的读音和“不落窠臼”中“窠”的读音见第310期。第2题“按捺不住”参见第305期。
文言古诗词类
全国卷I:
第12题:见寒专37版课外必背名句名篇33
第13题:见寒专36版必背名句名篇10、69
山东卷:
三大题第10题考虚词,寒专有虚词专项讲解。其中“者”见32版,“而”见30版,“以”见32版,“且”见31版第15题:(1)见寒专37版62(2)见寒专36版76,37版72(3)见寒专36版8
全国卷II:
第12题:考题为边塞诗,见总321期7版边塞诗复习学案第13题:(1)见寒专36版8、9,37版18(2)见寒专37版44,38版77
安徽卷:
第5题:考虚词用法,寒专有虚词专项讲解。其中“而”见30版,“焉”见31版,“其”见31版,“与”见32版第10题:(1)见寒专36版9(2)见寒专37版14(6)见寒专37版62
广东卷:
第6题:考虚词用法,寒专有虚词专项讲解。其中“其”见31版,“之”见32版,“以”见32版,“乃”见31版第10题:“月”属于咏物诗,306期7版有咏物诗复习学案
第11题:(1)见寒专36版必背诗词曲4
湖北卷:
第15题:(3)见寒专35版9
重庆卷:
第13题:(1)见寒专37版49(6)见寒专34版元明清21
江西卷:
第10题:考虚词用法,寒专有虚词专项讲解。“为”见31版,“所”见31版,“之”见32版,“乃”见31版。
第15题:(4)见寒专37版45
江苏卷:
默写:(1)见寒专36版必背诗词曲5(2)见寒专36版5(3)见寒专37版62(4)见寒专38版92(5)见寒专36版77
浙江卷:
第18题:考虚词用法,寒专有虚词专项讲解。“以”见32版,“而”见30版,“为”见31版,“之”见32版。
第25题:(2)见寒专37版68
宁夏海南卷:
第10题:(3)见寒专37版63
古诗文阅读中
四川卷:
第9题:考虚词用法,寒专有虚词专项讲解。“乃”见31版,“而”见30版,“因”见32版,“以”见32版
第13题:(1)见寒专必背诗词曲,必背古文2
北京卷:
第7题:考虚词用法,寒专有虚词专项讲解。“因”见32版,“之”见32版,“以”见32版,“所”见31版
第13题:(2)见寒专37版48(3)见寒专36版47(4)见寒专37版71
辽宁卷:
第10题:(1)见寒专37版51(2)见寒专37版80(3)见寒专36版古文14
福建卷:
第1题:(1)见寒专36版必背诗词曲7,36版必背古文3(2)见寒专37版44、80
天津卷:
第9题:考虚词用法,寒专有虚词专项讲解。“乃”见31版,“其”见32版,“于”见32版,“而”见30版。
第14题:(1)见寒专36版诗词曲8(2)见寒专36版古文5
上海卷:
第13题:(2)见寒专36版66
第19题:考虚词用法,寒专有虚词专项讲解。“以”见32版,“而”见30版,“为”见31版,“其”见32版
作 文
相似题目:
一、安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弯道超越本是赛车中的专用语,指的是在过弯道的时候超越其他人。弯道是每个车手都要面对的。相对于直道,弯道的困难大。在过弯道的时候,本来落后的可能超越,本来领先的可能被超越。
现在,“弯道超越”有了新的意义,它被广泛地适用于金融、政治等领域。弯道也有了特殊的意义,指充满困难却又蕴含机遇和挑战的时刻。只要把握好了这一时刻,就能超越对手,超越自己。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相似题目见语文报高考版总第306期,2008年11月12日第46期第4版。
“动手作文吧”
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跤,不碰壁,怎能练就好筋骨,怎能长大呢?
请以“非走不可的弯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
二、海南宁夏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暑假里,几个高中生一块儿回学校参加篮球训练。他们看到有个女孩儿蹲在街边,地上用白粉笔写着:前来旅游,钱包被偷,无钱吃饭和回家,求好心人帮帮我。
他们中的小赵动了心,在裤兜里摸出10元钱,放在女孩面前。
走过去之后,小钱说:“谁出来旅游还带粉笔?善良落入了不诚信的圈套。”
小孙说:“别因他人行骗,自己放弃行善。”
小李说:“诚信?善良?彭宇救人成了被告,谁还敢善良啊?”
小周说:“矿工聂清文去救人被困死井下,人们在他的遗体旁发现一顶安全帽,上面用白粉笔写着他欠人家多少钱。这是最善良的人留下的最诚信的遗言。”
小吴说:“我提议,咱们训练后再回去看看,不管这个女孩儿说的是真是假,我们都得做些什么。”大家都说好。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相似题目见语文报高考版总第322期,2009年3月11日第10期第3版。
“读写新通道”“写作对接”2
三、天津卷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60分)
当前,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被称作“90后”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关注,有人对他们赞扬嘉许,有人对他们表示担忧,也有人认为他们是在以自己的方式诠自己的青春……不管怎样,“90后”终将担当起社会和历史赋予的重任,请你联系个人或社会实际,以“我说90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4)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5)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相似题目见语文报高考版总第329期,2009年4月29日第17期第2版“高考作文大模拟”新材料作文3。
一位90后的孩子在日记中写了如下一段话:
请给我勇敢,改变可以改变的;请给我坚强,接受不可以改变的;请给我智慧,分辨这两者。
请联系自己或身边的现实,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相关素材见语文报高考版总第324期,2009年3月25日第12期第8版
四、江苏卷
时尚表现为服饰、语言、文艺等方面的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模仿和流传。各种时尚层出不穷,其间美与丑、雅与俗、好与坏,交错杂陈。创新与模仿永不停息地互动,有些时尚如过眼云烟,有些时尚会沉淀为经典。
请以“品味时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相关题目见语文报高考版总第310期,2008年12月10日第50期第3版“新读写全景”“写作对接”3
五、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歌词,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
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
无论我停在那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
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
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
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根据歌词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
相关题目见语文报高考版总第322期,2009年3月11日第10期第3版“读写新通道”“写作对接”3
六、重庆卷
生活中有计多故事。你也许是故事的亲历者,也许是故事的聆听者,也许是故事的评说者……故事让你感动。故事让你启迪,你在故事中思考,在故事中成长。请用“我与故事”为题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相关题目见语文报高考版总第329期,2009年4月29日第17期第2版“高考作文大模拟”命题作文5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生活是什么?有人说,生活是一首歌,是一首有悲欢离合的歌;有人说,生活是一首诗,是一首馥郁香醇的抒情诗;有人说,生活是一个跑道,是一个长满鲜花和荆棘的跑道;有人说,生活是一个方程,是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方程。我们每一天都面对生活,你对生活又是怎样理解的呢?
请以“生活是 ”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要求:①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七、北京卷
有一首歌唱道: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给我希望。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飞向远方。
请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题材不限。
相关题目见语文报高考版总第306期,2008年11月12日第46期第8版“写作素材库”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
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还活着,而他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那名男子就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
八、湖南卷
第1题D选项“披肝沥胆”见2009年寒假专号第7版第15题A选项。
第1题B选项“轩昂”见2009年寒假专号第21版《抢分技巧透视》。
第10题A选项“其”见2009年寒假专号第50版《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
第10题B选项“于”见2009年寒假专号第51版《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
第10题C选项“以”见2009年寒假专号第50版《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
第10题D选项“也”见2009年寒假专号第50版《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
第15题“古诗默写”第2小题见2009年寒假专号第53版第四大题第1小题。
第15题“古文默写”第1小题见2009年第11期第5版第16题。
第3题B选项“一挥而就”见2009年第11期第6版《高考成语复习全胜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