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
(2008-09-09 15:13:46)
标签:
语文报杯中小学作文大赛文化 |
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语文报》编辑部、《语文教学通讯》编辑部联合举办
第十一届“语文报杯”全国小学生作文大赛
一、大赛宗旨
张开梦想之翼,点亮希望心灯,传递温暖力量。
二、大赛主题
希望·梦想·温暖。
三、参赛对象
全国各地小学生。
四、大赛时间
2008年6月1日始,2009年2月28日止(以当地邮戳为准)。
五、评奖机构
大赛将邀国内著名作家、教授、特级教师、资深编辑共同组成大赛评选委员会。本着公平、公正、认真、负责的态度评选。
六、奖项设置
本次大赛设学生佳作奖、优秀指导奖、优秀组织奖、作文教学先进单位等奖项。具体为:
学生佳作奖分国家级和省级两个级别的奖次。其中,国家级设特等奖100名,一等奖300名,二等奖500名;省级设特等奖1200名,一等奖2500名,二等奖6500名。大赛将给国家级特等奖和一等奖获得者颁发获奖证书和精美奖品,给其余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
大赛将给优秀指导教师颁发获奖证书。
凡组织1000名以上的学生参赛的学校或教研室均可获得优秀组织奖,并将荣获大赛组委会颁发的铜牌。
大赛将给参赛作文多、作文普遍优秀的学校颁发全国小学作文教学先进单位获奖证书和铜牌。
七、大赛揭晓
大赛评委会将于2009年3月进行初评,选出入围作品,4月进行终评,评出各项奖次。获奖名单将于2009年5月在本刊公布。
八、大赛辅导
为使广大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大赛主题,更好地发挥水平,大赛组委会特将本刊2008年第6期设为“大赛辅导专号”,帮助教师对参赛学生进行全面、系统、详尽的辅导。
“大赛辅导专号”的内容主要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开卷”,写给参赛学生的话,简要介绍大赛的宗旨、主题、办法等;第二部分是关于大赛的第一主题“希望”的辅导单元,设计了我的希望漂流瓶、点一盏希望的灯、爱心结出希望果等三组写作系列;第三部分是关于大赛的第二主题“梦想”的辅导单元,设计了我的奥运畅想曲、奇思妙想说奥运、科幻奥运也动人、舞动梦想的双翼、假如梦想能成真等五组写作系列;第四部分是关于大赛的第三主题“温暖”的辅导单元,设计了家是温暖的港湾、校园是温暖的家、人间处处是春天、与自然温情相依、让温暖跨越时空等五组写作系列。每个单元均由“听一听”(用有趣的故事导入)、“讲一讲”(条款式讲解,要点突出,范例典型)、“读一读”(百里挑一,精选佳作,印证讲解内容,开拓读者思路)、“写一写”(结合所讲内容设计的参赛作文题,题后均有写作提示,方便实用)四个部分组成。每个单元的辅导文章均由特级教师、高级教师或作文指导专家精心撰写。单元辅导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系统有序,对赛题(分布在每单元的“写一写”部分)均做了简明扼要的写作提示,是参赛同学不可或缺的参赛指南,也是教师提高指导艺术的重要教本。
九、注意事项
⒈本次大赛不收任何参赛费。所有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稿底。
⒉请按本次大赛的主题并结合参考赛题(详见“大赛辅导专号”)的具体要求准备参赛作文。参赛作文严禁抄袭。一经发现抄袭之作,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参赛作文须誊写在“大赛辅导专号”中提供的“大赛专用纸”上,然后贴上“参赛标志”寄回编辑部,否则不予评奖。
⒊大赛分小学低段、中段、高段三组进行。赛后,我们拟将特别优秀的获奖作文结集出版。
⒋可单独参赛,也可集体参赛。参赛作文请寄:030024 山西省太原市和平南路45号语文报社“全国小学生作文大赛组委会”钟晓雨收。欢迎各地教研室、学校、文学社、少年宫、写作培训班统一组织参赛,设立分赛点,有关事宜请与大赛组委会联系。
联系电话:(0351)6378142 6378171
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语文报》编辑部、《语文教学通讯》编辑部2008年共同举办
第十一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
“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了十届,参赛学生已近八百万,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这一赛事目前已成为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的品牌赛事。深受广大师生关注的第十一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现已拉开帷幕,欢迎广大中学生朋友积极参赛。
一、大赛宗旨
弘扬时代精神,抒写性灵文章。
二、大赛主题
本届大赛的主题为“梦想——让青春飞扬”,参赛学生须围绕这一主题写作。
三、参赛对象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港、澳、台地区)所属义务教育初中学段学生,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学生,职业高中学生,中等师范学校学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
四、大赛时间
本届大赛从2008年6月1日起至2009年1月31日止(以当地邮戳为准)。
五、辅导办法
为了使广大中学生更好地把握大赛主题,写出更加感人的性灵之作,大赛组委会特设“大赛辅导专辑”,对初中组、高中组参赛学生分别进行辅导。《语文教学通讯》B刊2008年第6期为初中组“辅导专辑”,内容共分八章——第一章:有多少梦想,就有多少憧憬;第二章:有多少梦想,就有多少选择;第三章:有多少梦想,就有多少追寻;第四章:有多少梦想,就有多少关爱;第五章:有多少梦想,就有多少诗情;第六章:有多少梦想,就有多少感动;第七章:有多少梦想,就有多少真实;第八章:有多少梦想,就有多少精彩。
六、参赛办法
1.大赛本着自愿参加的原则,不收参赛费。
2.大赛分初中组、高中组分别进行。
3.大赛提供统一参赛用纸,初中组参赛用纸附在《语文教学通讯》B刊2008年第6期的“大赛辅导专辑”中。
4.可单独参赛,亦可以班级或学校为单位统一参赛。
5.欢迎各省、市、县级教研室统一组织学生参赛,并可设立分赛点,有关事宜请和大赛组委会联系。
6.欢迎各校、文学社统一组织学生参赛,有关事宜请和大赛组委会联系。
7.作文完成后,请在大赛提供的统一参赛用纸的指定处贴上参赛标志(初中组参赛标志见《语文教学通讯》B刊2008年第6期“大赛辅导专辑”卷首页右下角),寄回大赛组委会。
初中组请寄至:山西太原市迎泽西收投语文报信箱作文大赛初中组楚雨桐收,邮编:030024;电话:0351—6378141 0351—6378172 。
8.“大赛辅导专辑”每本6.00元,请直接邮购。汇款地址:山西太原市迎泽西收投语文报信箱财务部 楚雨桐收,邮编:030024。邮购时请在汇款单附言栏注明“作文大赛辅导专辑N本”字样。
七、奖项设置
本届大赛设立以下奖项:
1.学生作文奖。本届大赛设国家级和省级两个级别的奖项。初中组的奖项及获奖名额具体为:国家级特等奖80名;国家级一等奖160名;国家级二等奖300名。省级特等奖500名;省级一等奖1000名;省级二等奖2000名;省级三等奖3000名。
2.教师指导奖。本届大赛初中组设教师优秀指导奖1000名。
3.作文教学先进单位奖。凡组织1000名以上学生参赛的学校或教研室可获此奖,大赛组委会将颁发相应奖牌。
八、大赛揭晓
评委会将于2009年2月进行初评,选出入围作品,4月进行终评,评出各项奖次。获奖名单将在2009年5月出版的《语文教学通讯》A刊(高中)、B刊(初中)上公布。
参加品牌大赛
第十一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高中组)
2008年6月起正式开赛
一、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语文报》编辑部、《语文教学通讯》编辑部。
二、大赛宗旨
放飞美好梦想,唱响青春旋律,抒写优美篇章。
三、大赛主题
本届大赛的主题为“梦想”,参赛学生须围绕这一主题写作。
四、参赛对象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港、澳、台地区)所属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学生,职业高中学生,中等师范学校学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
五、大赛时间
本届大赛从2008年6月1日起至2009年1月31日止。(以当地邮戳为准)
六、辅导办法
为了使广大中学生更好地把握大赛主题,写出更加感人的性灵之作,大赛组委会编辑出版了“大赛辅导专辑”,对参赛学生进行详细、全面的辅导。2008年第6期《语文教学通讯》A刊为
“大赛辅导专辑”。“专辑”共分八个板块:梦想频道一
七、参赛办法
1.大赛自愿参加,不收参赛费。
2.大赛提供统一的参赛用纸。参赛用纸附在《语文教学通讯》A刊2008年第 6期的 “大赛辅导专辑”中。
3.可单独参赛,亦可以班级或学校为单位统一参赛。
4.欢迎各省、市、县级教研室组织学生集体参赛。各地教研室可设立分赛点,有关事宜请与大赛组委会联系。
5.欢迎各学校、文学社组织学生集体参赛,有关事宜请与大赛组委会联系。
6.作文完成后,请贴上参赛标志(见“专辑”62页)寄山西太原市迎泽西收投语文报信箱作文大赛高中组高雨桐收,邮编:030024。集体参赛者请将参赛作品统一寄回。
7.“大赛辅导专辑”每本6.00元,汇款请寄至山西太原市迎泽西收投语文报信箱财务部,邮编:030024,联系人:高雨桐。
八、奖项设置
1.学生作文奖。本届大赛设国家级和省级两个级别的奖项,具体为:国家级特等奖80名;国家级一等奖160名;国家级二等奖300名。省级特等奖600名;省级一等奖1500名;省级二等奖2500名;省级三等奖3500名。所有获奖者将颁发获奖证书。
2.教师指导奖。本届大赛设教师优秀指导奖1000名。
3.“作文教学先进单位”。凡组织1000名以上学生参赛的学校可获此奖,获奖单位将颁发奖牌或锦旗。
4.“作文教学研究先进单位”。凡组织1000名以上学生参赛的教研室可获此奖,获奖单位将颁发奖牌或锦旗。
九、大赛揭晓
大赛评委会将于2009年2月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初评,选出入围作品;4月完成终评,评出各项奖次。获奖名单将公布在《语文教学通讯》A刊2009年第5期上。
十、咨询电话
0351-6378140、6378173
喜
自主招生看重文学素养 “语文报杯”列入选拔条件
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语文报》编辑部、《语文教学通讯》编辑部联合举办的“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截至目前已经成功举办十届,参赛学生遍及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人数达六百万以上,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2007年开始,“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开始受到国内一批著名高校的广泛关注。中国政法大学率先在其《自主招生简章》中明文规定:凡在“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以上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都有报名参加该校自主选拔录取本科生的基本资格。随后,又有数十所拥有自主招生权利的大学把目光投向“语文报杯”作文大赛,均明确表示,在“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奖的学生具有报名参加这些学校自主招生的基本资格,以期通过这一平台,挖掘出一大批具有文学特长的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现将相关的详细信息公布如下:
1.中国政法大学、四川大学、中国药科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明确表示,在该项赛事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以上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有参加该校自主招生的报名资格。
2.复旦大学、中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高校明确表示,在该项赛事中获得省级二等奖以上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有参加该校自主招生的报名资格。
3.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河海大学、重庆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表示,在审核相关资料后,在该项赛事中获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可以取得该校自主招生的报名资格。
4.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江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表示,招生录取时会优先考虑在该项赛事中获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我们坚信,更多的学子将由“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这一平台起飞,张开强健的文学之翼,飞向自己理想中的大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