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华丽转身

标签:
80后杂谈 |
“尿不湿一代”的精神成人礼
——
本报评论员
摘自: 《语文报·大学人文版》创刊号
在灿如辰星的90后一代新人已经跃然入目的年月,我们重提80后这一人群,并非是要借青春的名义在怀旧的氛围中演绎一场隆重而悲情的青春祭。我们的追光之所以再次打在80后们的身上,完全是因为这些青春的演员在即将谢幕、告别舞台的时刻,突然对着所有的观众做了一个华丽的转身。这一翩若惊鸿却重似千钧的姿态完全不似仓促的告别,而更像是一次全新的闪亮登场。也许,当他们在演完了悲伤逆流成河与失恋低至尘埃的青春偶像剧之后,还要在人生的舞台继续上演更具力度和美观的悲喜大剧。所以我们无法拒绝再次把关注的目光放在他们身上,并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去重新审视、重新发现80后这群特殊的青春演员。
诚然,曾经在世纪初的背景中美艳如花、大秀青春的80后少年,在2008年9月这个美丽的秋天已离teening时代的青春渐行渐远。他们中间最大的已年近而立,曾经张扬而喧哗的青春在一次次领教生活的严峻之后已慢慢收敛并渐趋沉寂;就连他们中间最小的也已到了十八岁出门远行的年纪,曾经不需承受任何负担的肩膀也开始有了不断增加的份量。在正大肆铺排青春并轻松享受的90后们眼里,他们曾经作为偶像所崇拜的80后人群,已不再年轻!曾经的青春之秀,已成青春之祭!
但是,可能就连80后们自己都没有想到,在2008年这样一个青春的远逝已渐成现实的特殊年份里,他们会突然收获一件这二十多年里最华贵也最美丽的外衣——在因精神叛逆和贪图物质享受等种种“罪名”而横遭指责多年之后,他们突然就站在了社会舞台的中央接受掌声的颂扬。当六位白发胜雪的老艺术家在优美的旋律伴奏下,齐声朗诵一首名为《相信》的诗歌,以赞美在抗震救灾中做出巨大贡献的80后群体,当国家、民族以及成人社会齐齐把赞扬和尊敬的目光投向这群以鲜血和汗水捍卫生命尊严的中国青年,80后作为一个整体,终于被社会赐予了精神的成人礼,终于赢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承认与信任。
曾经的浪子突然间就成了英雄,曾经“跨掉的一代”突然间就站起来并成为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曾经难负一根檩条的年轻肩膀突然间就强大到足以扛起国家和民族的栋梁。如果我们都承认侏儒难以在一夜之间变为巨人这个事实,那么80后们这种近乎奇迹般的转变,就使我们不得不对成人社会多年来对这一群体的种种认识进行再思考。成人社会是不是一直在误解和非难着80后?80后们是不是一直都在以貌似叛逆的浪子姿态于隐忍中等待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回答这些追问似乎还为时过早,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当80后这群青春的演员已经不再年轻,他们却以自己强大的肩膀赢得了四面八方的喝彩。当这生长于e时代的一代人行将被时间所遗忘,他们却以自己无畏无私的奋斗,成为社会舞台当之无愧的中坚。
也许之于80后群体,在盛大的精神成人礼之后,真正的青春才刚刚开始,人生的大精彩还在不远之外。那么,就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