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语文报
语文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00
  • 关注人气:4,3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话艺术:怎样对别人进行解释

(2008-01-10 09:07:43)
标签:

口语表达

语文

语文报

文化

作者:汪缚天(教授) 文章来源:《语文报·初二版》第47期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常常由于话语不明确或语意表述不完整而引起听话人的误会。有时,我们的一些行为也被有的人所不理解而使别人产生疑惑。如果不及时消除这些误会和疑惑,很容易造成彼此的矛盾和隔阂。当我们意识到这一问题时,主动向对方作出解释是十分必要的。
  为消除误会所作的解释必须及时。等到误会已经形成,甚至对方已经表现出不满或怨恨的情绪时,再作解释就会很被动。这种情况下,对方一般很难接受你的解释,矛盾也难以化解。因此,及时解释,争取主动,才容易赢得对方的信任,进一步消除误会。
  必须认定在确有必要时,再向对方作出解释。当我们十分诚恳地说出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真实看法或心怀坦荡地去做某件事时,别人也可能会产生某些怀疑或不满,但这时我们就没有必要因多虑而忧心忡忡,更没有必要向别人解释什么。比如,班主任老师最近要求你去做某件事,你自然要常常找他汇报。同学们不知道你为什么常到班主任那儿去,可能会有一些议论。你如果因此而对同学们进行解释,反倒会把原本简单的事情弄得复杂起来,对你、对同学们都没有好处。
  解释时的话语选择和说话时的语气、表情一定要真诚。这是解释能否消除误解、化解矛盾的关键。为此,我们必须明确:必要的解释是搞好人际关系的一种积极行为,对别人进行任何解释,都要让对方感觉到你的认真和坦诚,而不能有半点的勉强和敷衍。如:“因为公交车堵车,我晚到了10分钟,害得大家等我这么长时间,真是不好意思。”“昨天的班会上,我发言时说我们班有的同学特别迷恋上网,你没生气吧?其实我上网的时间比你还要长。我应该多说说我自己就好了。”“今天上午我并没有忘记我们的约定。家里要我去车站接一个亲戚,我以为不会耽误我去你那儿,就没给你打电话。没想到车子晚点,我到家已经是11点钟了。中间又不好跟你联系,你一定生我的气了吧?怎么样,能给我一个补救的机会吗?我们下个星期天一起去博物馆,好不好?”——这种充满诚意的解释自然会得到对方的谅解。相反,如果说成:“我反正没什么恶意。你想怎么理解,那是你自己的事。”“我又不是故意这么做的。你干嘛生这么大的气?”——拒绝解释,且没有诚意,那么,人际关系就被自己主动破坏了。
  解释,只是为了消除可能或已经产生的误会。如果以解释为名,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护,或为自己的错误言行寻找借口,那就会弄巧成拙,不但不能让对方谅解你,反而可能使双方的关系更加紧张。
  请记住:一定不要重复解释。必要的解释一次就行,只要能把事情说清楚,就没有必要反复解释。反复解释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甚至会怀疑你解释的动机以致把事情弄得更糟。反复地就某件事向别人作出解释,很容易让人想起契诃夫笔下那个可怜的小公务员。这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
 
  【思考】
  1.除了文章中说到的,你认为解释还适用于什么样的社会交往?

  2.向谈话对手进行解释,不是一件容易做好事。有时,根本不需要解释;有时,一定要作出解释;有时,解释了,反而适得其反。你能不能各举一例,分别说明上述三种不同情况?

  (直线通讯: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新区上海路29号徐州师大语言研究所 邮编:221116)

 

更多精彩文章尽在中华语文网www.zhyww.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