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我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标签:
王琳医生毛姆读书日后天为美以貌取人 |

工作之余酷爱读书,在阅读医学专业书籍之外喜欢阅读文化、艺术、女性励志、历史、小说、诗歌、名人传记等各类书籍。2010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应朋友之邀将自己的读书心得发布在微博中,分享给了和自己一样爱好读书的朋友们,反响很好。从此感到将自己读过的书推荐给朋友们一起阅读是件十分快乐的事,由此也便有了引领身边的人读书,读好书的想法。自那时开始,我每周都会在微博上发布一篇到两篇读书心得笔记。时至今日,已发布的微博读书文章120余篇。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媒体的需求开始变化,无声的书籍可以变成有声、有图像的读物。2014年3月,我在业余时间,将自己第一部读书心得录制成视频,发布在“大连中心医院美容科”的微信公众号上,反响颇佳,从此做成一个周末专栏,叫做“书香周末”。每周末会更新一次读书视频,让和我一样喜欢读书的朋友,结合临床案例和书中文字段落人物,能看到我如何从一位整容医生视角来阅读各种书籍,让人耳目一新。这样下来,已经过去6年,这期间一共制作了“读书推荐视频”346期(截止2020年4月11日)发布在公众号上;制作读书音频65期发布在“喜马拉雅王琳医生电台”上;根据分享书籍的统计,共分享了400余本。所读书籍的内容,涉及文化,艺术,女性励志、名人传记等多个方面。
读书的动力来自于自身,而分享读书的动力来自于看我读书视频的朋友们和患者们。他们长年关注我的读书内容,在线上,我们网络交流互动;在线下,我们互赠书籍以慰藉这种“共读一本书的友谊”。他们中有学生,有孩子妈妈,有职业女性,有大学教授,更多的是我的患者们和求美者等等,通过和他们的交流互动,我们深刻的体会着这种“共读一本书”的收获和友谊。更重要的是,我坚信这对于一个平常人来说,是知识上的学习交流;而对一些患者,是另外一类 “处方药”,引导患者们的内心走向健康,积极的摆脱病痛;对一些求美者,是一种美丽标准的健康设计,引领他们科学的求美;对于一些同行,是提升审美提高修养的一种分享,共同成长的快乐,正是我作为一个整形医生的读书理解所在。
香港美食作家蔡澜说:我就是以貌取人!还洋洋洒洒给出一大堆理由,颇有老顽童之可爱,不无道理。在朋友圈看到过这样一个段子,性格写在唇边,幸福露在眼角,站姿看出才华气度步态可见自我认知,表情里有近来心境,眉宇间是过往岁月,衣着显审美,发型表个性,职业看手素养看脚。一系列的观点看起来有些绝对化,却也颇有道理,到了一定年纪,你的形象里就带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做过的事,哭过的泪,和洒下的汗。
2019年5月,在每年出版专业书籍发表论文之余,应浙江大学出版社的邀约,我的第一本科普畅销书《后天为美》也一版再版,得到了海内外华人的认可。
阅读是我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仅以毛姆的这本书名做为自己热爱读书的注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