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养老金的实质是国家剥削-----时政视点【233】

(2012-06-18 09:41:30)
标签:

养老金实质

国家剥削

双轨制

既得利益者

黄雀

全民福利

墨舟

杂谈

分类: 时事杂评

常听到一句俗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以其基本可以定位养老保险存在的积极意义。但是一旦面对“养老金是否缺口18万亿?”和“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的时候,你才客观地知晓:原来一直是在忧虑中被保险着。

即便没有18万亿高悬的欠账,但相对巨额养老金的缺口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既不能提高参保人员的缴费标准,又不能降低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标准且社会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趋势下,相关部门很自然想到“延迟退休”这一高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事总要有人做,无论其招法是否高超和愚蠢,大不了还有个亡羊补牢、摸石头过河之类的籍口来做托词。这是我们曾经一贯面对的思维,一贯的“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少数既得利益者的“思维”。

在基本养老保险这一事关举国的层面上,面对“企业职工 养老保险 缴费占工资收入的28%,居全球最高水平之列,而机关和事业单位未纳入社保体系,不用个人交一分钱,退休时养老金却是前者的3倍。”的基本双规运行事实,这一“思维”的实质谁说不是别样的国家剥削??谁说不是“以小博大”的混账逻辑??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得晚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以现在人养过去人原本也无可厚非,但其过程是怎么养的?养肥了谁?谁在不懈地做最后的黄雀?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在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内,人们最习惯的是数字,最不缺的是盈亏的账本,在实际上普通城镇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与并不参加养老保险,由财政单独保障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的比值为30%:80%的情况下,在缴纳35年不低于日常收入28%的养老保险之后却可能按人均寿命收入养老金不足10几年的情况下,以推迟退休而延迟领取养老金来解决大多数人的“未来出路”,于理何在??账本的天平在哪边??

数额巨大的养老金隐性债务,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体制改革带来的转轨成本,其实际本来就是政府对企业职工的历史欠账。在国力蒸蒸日上和众多国企、央企这一全民财富不断膨胀的前提下,与其被责指的诟病不断,不如快速、大规模地加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来弥补缺口,这也符合谁的允诺谁来买单的市场逻辑。同时,快速平复甚至剔除养老双轨制的巨大比值,还全民以年龄为唯一标准的养老金领取的公平和正义,才是显见的当务之急和恰当首选。

 

否则,当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当眼下既得和未来扑朔铁定冲突不可调和的时候,如果找不到最好且彻底的办法,那干脆不如不去缴纳养老保险,也不用“享受”那个不确定、不合算的退休早晚的福利。任何时候,为他人做嫁衣的简单收支相抵逻辑都是能赶上可口的盛宴。

由此,在不能打破目前“养老金的实质是国家剥削”而换做“养老金的实质是全民福利”的前提下,客观地说,谈什么招法与“高调”都是浮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