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百年大计,市场经济是效率、效益经济,忙活了几十年,对前二者,国人既是听腻了,也是看透了。
大学既是校园到社会的人生换乘站,也是教育到了一地阶段对人生的定位。早已见怪不怪的潜规则即便还未彻底蹦跶到台面上来,但各处大学校园周边的“钟点房”市场商机却已是多年的如火如荼。教育的快餐一方面没梳理好本源的定位,另一方面却把无心插柳变成了遍地开花。
不能不说,市场化的教育把大学这一教育主体上升到追逐利欲、攀名附势的角色上,为创收而扩招,为行政化而“做大做强”,为名利而至学术和道德于不顾。在此之下,大学校园不仅早已不是“圣地”,人员上鱼龙混杂、场面上争名夺利、学术上拉帮结派日渐大行其道。
同时。教育的市场化更使物欲横流、拜金主义、山头主义的“短平快”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无论师生还是专业,只要来钱快、效益高,那就可以扭曲人格、沦丧诚信。只要能够扬名立万、腰包鼓鼓,那就可以得过且过。睁一眼闭一眼。
如此的教育快餐若是产不出“钟点房”的“实践课”才真是怪了去了??
固然,时代变了,老眼光的镜片和老黄历的恪守早已不合时宜,但“钟点房”的“日日笙歌”或者“每日一哥”蔓延性场景还不足以叫“快餐”回回炉、掂量量吗??
对于有着几千年教育传统的国度来说,类似“麦当劳”、“肯德基”的快餐文化在短短几十年就几乎彻底颠覆之,谁之过?谁又能担过?
至少,这个时候,那些常唠叨“百年大计”的人儿应该不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就是在厕所撅着腚找北呢。
类如的多重现象,远不是“中国大陆大学周边钟点房生意火爆”一则消息被揭露就能消于无形的,实然,现在曝光这个,应该是到了一定程度的、不得不说的结果。但如此彰显的市场和教育的结合,也似乎更可归类于当下的国情使然。
日租房、钟点房是什么?是社会、是经济。教育呢?高调说是人生,小心点说是叫人不学坏。然则,文化的快餐被轻易绑架于利益的战车之上,“旅店村”、“公寓村”大行其道于校园围墙之外的配套、附属设施。只能说明,市场经济的学费,我们缴纳的不止是数字,还有人性的斤两。
相比之下,诸多类似博主年龄中人的“不幸”还在于早生了几年,而我们的幸运呢?应该还是多多地可以去看到太多的不幸。而这,真的于市场无关,真的于教育有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