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杀人之死刑、死缓、无罪的大同----火花集萃【92】

(2011-07-07 22:06:05)
标签:

杀人

死刑

死缓

无罪

大同

无可厚非

理性

失衡

墨舟

文化

分类: 火花集萃

     同样是杀人,一中一西,三个案件,三个结果。

    西安的药家鑫获得了死刑兑现,云南的“药家鑫”李昌奎被判死缓尚未终极,这是中国的事儿;而2008年轰动全美的“凯西杀女案”在经过了近3年的司法程序后被陪审团裁定一级谋杀罪名不成立,也即是无罪。这是美国的事儿。

    同样都是在不同国度产生强烈反应的法律案件,却受领了迥然的结果,造成更为的怀疑论调即便对不同国度的大众来说都不无意外,但内里推敲,其实本无不同。

    尽管法律体系不一,尽管国情有别,但法律就是法律,事实、证据与理性的交锋,其结果未见得必然会合乎完全的正义和表象的取向,但基于所存在的法律客观和证据客观还是很少打折扣的,这也即是说,即便法律认定的事实可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事实的事实,但至少这是和证据的指向和缺失的局限是一致的。由此,结果的差别也是无可厚非。

    但也正因之如此,网间热议也好,案外导向也罢,情绪如何激昂或者愤慨都不能代替被理性依据证据和事实所认定的结论。接受的结论可以继续存疑,也可以在新的证据之下推倒重来。但着实地说,这既是理性的光辉,也是理性的局限。

    能有关注,即是思考;能有争议,必有正义,能有争鸣,即是进步。唯所欠缺,不是跑偏,而是太少;不是盲目,而是失衡,不是理性,而是感性。仅此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