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是个名言的话,那么是否也该探讨下“人民币是否没有国界,该向谁致敬?”的问题乎?
似乎这是个经济学的问题,也是博主力所未逮的软肋,但无论是“CPI数据如何被泄密”,还是通胀到了如何的地步的多番场景,人民币依然表现很是坚挺的爷们状,这终归也还是事实。
无论股市被洞穿多少点位,无论海外多少楼市被席卷和秒杀。似乎这都不是人民币本身的错,但作为一个信用载体,我们正在输得体无完肤。
因为我们几乎为全世界打工。
出去的是原材料,进来的是成品,流出去的是成品,未见得进来是精品。出去没底线,进来有上限,储备的是美元成堆的废纸,浪费的是人民币印制的油墨。
由此,向谁致敬俯首?腰包和底气就足可以明示;生活,是小的,生存,是大的。小中见大是过程,大中见小是智慧。
这中间,不能不承认,国人总归属于赌性的民族。而赌性的基础和期望值也在于奴性的庞大和前赴后继。内斗的鸡毛凑掸子,换做外流的昙花光鲜。孰之过??
可以承认这是阶段的必然,也可以默许这是过程的代价。但能无羞于斯乎??
这里面,非国之懦,而是民之怯;非民怯之多,而是民“精”之劣。
斯卖国哉,无非多是一地一时一事,今舍国哉,却常常多地时时处处。人民币虽无过,人民币却惹祸,如是而已。
固然,人民币没有国界是为大好,但人民的国界之心呢?恐怕早已随币值及远,此乃着实可堪之处。
吾可舍人民币茫然之求索,但求国界内一个致敬了然,可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