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曾经这话,一直困扰于割据分裂且当爹的曹操应该听过。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杂下之十》】,“曾经这话,现在有点文化的人儿也会晓得。然““河”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乎?”河南河北的两事件给出了新尴尬。
面对河南濮阳两个工商所办公楼因与当地市场发展中心发生用地纠纷而被强拆的事件,且不论各持一词的谁是谁非。单就政府部门一向作为“拆迁主体”而被实然“换位”来说,至少其象征意义是不可少的。无论是基于已经淡出历史舞台的“拆迁许可证”而起争执的“荒诞”,还是区区7平米差值因“疏忽”下的既定事实。但终归还是共同面对了“被强拆”这一可惊可叹的事实。因之,是否也可如此告示与理解:其实一贯强势的政府也会忍气吞声,其实身单力薄的平民百姓也可更加暴力??
如此,“拆迁原本是为了城市生活更加美好”这本身就是个单方论题的可笑口号,而如何做到“为了人生活更美好”才该是掷地有声的本源强音。
无独有偶,一河之隔的冀中平原的河间【也是博主的祖荫之地】所出现的“官家逞强内斗”也是叫人大开眼界,处理警务的民警居然被纪委的常委领导下的群体殴打并直至追打到公安局的家门口,着实体现了“县官强于现管”、“官大一级压死人”的时代“新格局”。着实体现了动用一切可以手到擒来的手段【包括但不限于拳打、脚踢、皮带抽等等】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如此无风起浪?如此小事化大?如此民风彪悍?如此戮力同心?幸事哉?可笑乎??
无论怎么说,也无论是在内里和表象,这份官场“显学”的表演都是彰显了政府的尴尬,即便最终的结局也会“各领其罚”地一片大好。但所因之引发的争议短时间内或可“举一反三”。
由此,哥可以不再考究“临渊羡鱼”的传说,也不必有愧“作壁上观”的昧心。至少,有些浮云除了算得上“神马玩意”之外,也还是会有点嚼蜡的口感滴。然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