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峡到底是惠及三代还是祸埋当初?----时政视点【157】

(2011-05-22 21:18:22)
标签:

三峡

惠及三代

祸埋当初

辩证

短见

底气不足

后天

墨舟

杂谈

分类: 时事杂评

    在“高峡出平湖,当惊世界殊”成为实至名归之后,之前至今所从未消失的利弊之争会在官方公告三峡工程一系列环保问题当下成为别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乎??三峡到底是惠及三代还是祸埋当初?到底是名正言顺的水到渠成还是一言九鼎的力排众议?解惑之先首当质疑,终了解否另当别论。

    国人有史以来自当是辩证法的祖宗,于是乎,“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的两面非三刀便自有用处。从三峡建成伊始之前的多年沉淀或者论证而难定肯否到坚持兴建之时过多强调正面效益的说辞一面倒,继而如今从官方角度直接承认部分问题的存在,按照一贯的舆论风向标的推演,到了现下不得不说的地步,至少说明三峡问题已是相当严重。

     固然,任何大的决策都存在着阶段性的实施能力和认知程度深浅的问题,三峡工程也是概莫能外。但相比于建设之前多方意见交合不一的时间之长和建成之后问题出现的时间之短、缺弊之多总是难逃其咎的,毕竟,这事关极大的民生而不是简单的名声。

    无论是从近两年愈演愈烈的“电荒”还是程度节节攀升的“干旱”。 简单的一个“水”字凝聚了几多人文与环境的纠结?从近几年水电急速上马的需求、呼声和国家批准只及3/10【7000万千瓦只核准2000万千瓦】的不相匹配对比来说,难说不是三峡的前车之鉴在愈加实际地表明态度。

  自然,按照官方公告的说法:三峡工程在发挥巨大综合效益的同时,在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等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也如博主以上的判读, 这些问题“有的在论证设计中已经预见但需要在运行后加以解决,有的在工程建设期已经认识到但受当时条件限制难以有效解决,有的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提出的新要求。” 即便没有如上的全面和深度,但至少说明三峡工程的可行性、科学性、全局性早已不是简单责指和质疑的事情了,而是到了迫在眉睫、急于甚至疲于应对的地步了。

    西南部作为全国水力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其对全国几乎是最发达区域的东部、南部的能源供给是显见的,但对于整体环境的影响以及输送却是认知匮乏。无论是地质灾害还是天灾人祸,无论是水患旱灾,都是问题出现了才有点追本溯源的意味,而难免的就是落到三峡的头上,倒也名副其实。

    尽管在能源领域水火电存在可否再生的问题以致污染谁大的比拼,但似乎从环保的角度却是缺少直接和间接、短时和长远飞比对。这之间无论是各部门基于强调自身的吆喝,还是整体性的短视,底气不足倒都是一致的,就拿三峡来说:对三峡工程的整体形容也从2003年的“三峡大坝可以抵挡万年一遇洪水”,到2007年的“可防千年一遇洪水”,到2008年的“可抵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到2010年的“勿把希望全寄托在三峡大坝上”。 其实,无论多少年的数字,都可能是这辈子你会赶上的一个虚幻概率,而这,似乎绝对该是现实版的电影《后天》有的一拼。

    而无论怎么说,现在直接受其影响的可以动的人来说都并未全惠及,更何况那些对此依赖的动植物呢??毕竟,自然可以提供的不是无限的,也不是不存在因果的。而人类,一直未能缺少的就是:我主宰我做主的排他短见和难以平衡局域、长远的纠结。从这点而言,遭受惩罚也是实然的辩证。

    倘使可以把诸多环境乃至人受其乱、其危的影响归因于三峡并且可以量化的话,直接比及一下水电的收益甚至三峡整体效益的收益与受其影响的地质灾害、航运影响、动植物生态、农业收益以及不断持续的后续不可预见的支出比较一下,可以不无怀疑地说,这个账本不仅不是平衡的,更可能是一个欲壑难填的大鸡肋!!!

    这也就是说,三峡惠不惠及三代都是没必要去考虑的问题,也不是说亡羊补牢犹未晚是个说得过的托词,关键在于:天灾不可免,而人祸呢?如若更添惩罚,那又该是个什么???由此,只能在有生的这辈子祈祷,每一个明天都不是“后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