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政性“涨工资”的高调谁会买单??----时政视点【137】

(2011-04-21 10:14:37)
标签:

涨工资

高调

谁会买单?

吃皇粮

成本增幅

质疑推敲

墨舟

杂谈

分类: 时事杂评

     一直以来,博主审慎地认为:抱怨和愤慨之类的情绪从无到有绝对不是空穴来风、无根无由,而也正因为其有之的关注则更表明了不失信心和期望所在。尤其是对无处不在的行政性行为。

     全民性的富裕之路是每个人毫不动摇的理想所在,于是,面对“人社部计划五年内工资翻番”和“发改委正起草大范围涨工资方案”的消息,在不无令人振奋的同时,不无质疑也并在。

     如果“涨工资”的人员范围属于国家行政费用支出来说,应该不存在问题,但这又有悖于全民性的惠及;而如果真要达到全民性的惠及,那么除了“吃皇粮”的,其他大部分的上涨,尤其是翻倍的增长又有谁来买单呢??

     对于非国有或者事业型的企业单位来说,工资成本翻倍的上涨尽管不见得必须以收益或者利润的翻倍为前提,但至少也需要一定的收益增幅来做保证,由此的问题是:这部分的增幅得多大比例才能维持这一工资的翻倍?这部分的增幅是否能够如实地达到??

     同时,即便达到了一定的增幅,企业和单位是否在主观上愿意加大如此的增幅还是个不可回避的实际问题,而如果,这一要求非要以行政性的刚性要求来界定的话。无疑又是有悖于市场经济化的本质诉求。这也就是说,这份“好心”能否有个好的“结果”,其问号总是多多且不断的。

     由此看,任何行政性的惠民政策,其出发点如果不是为了噱头的话,其客观性、严谨性、可操作性、普遍性应该是基本的要求。指导性和强令性的不同区别也是应该有着针对性的指向,一刀切的作风或者全盘式的手法在诸多还在不断修正的历史经验中早已被验证为不合时宜,现在时不时地还挥舞着老黄历的套路在维系早已不在的“光环”。其初衷本身就值得推敲。

     姑且抛开以上,不能最终确保一定比例的收益增长和主观意愿赞同的前提下而单方面地吆喝和呼吁扩大类似工资之类的成本性的高额支出,只能是理想化的“好事”,而绝不是客观、严谨的喜好之事。更不是难见浮云的神马玩意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