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调整不该是真做的假戏----时政视点【135】
(2011-04-18 23:14:35)
标签:
个税调整真做假戏普遍良性不透明尾巴悖论博弈藏富于民墨舟杂谈 |
分类: 社会感悟 |
过两日,事关全民的个税调整方案将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初次审议。在此之前,这个事关诸多腰包松紧的问题一直成为口中热议、网间纷纭。
现在看来,3000元个税起征点基本会成为定局,即便按某些领导认为调查所得的“70%的人认为3000元的个税起征点还低”的事实成立的话。
无论是去年4800亿的个税收入占总体税收6%的数据还是若调整为3000元,纳税人口将减少到税基人口的12%、个税最终将减少1200亿元左右的预测。其不可回避的实质事实总在于:个税到底是为谁而来?为何而作的??
在现实社会里,即便是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幅度是可以均等面对的,但收入水平或者起点的层次总是不一致、缺乏同步的。由此,个税调整的普遍的良性前提便是不增加提高收入水平之下的负担和地区差异性的比较下的尴尬。而最不能忽略的指向便是摊薄高收入人群的合理性或者不透明性收益。
在普遍性的良性前提之下,幅度过大不可能,除非国家放弃对个税本来不是多大税收构成的依赖。但仇富或者不患寡患不公的现状事实又有与之不得不为之的迫切要求,与此,个税调整从头到尾、从无到有、从静到动必然是个悖论的博弈。
而这,大多数人只是最终的承受者。义务的时候你是公民,权利的时候你可能算不得人民。
相比于前些日那个香港全员派发红包的“藏富于民”举动,如果在国内真的抓住高收入者收入不透明的尾巴,这部分个人的税收基本足以超越去年“微不足道”的6%,而这基本可以换来超越70%对于起点低不赞成的“拍手称快”。想来,这才是真戏到家的所在。
由此,个税调整决然该是真抓实干地向高处使劲而不是中低处着眼,前者多刮几道不见瘦弱,后者受点风寒就是忧伤,更何况,还没有理性的哪个谁、哪个良知的国家认为“藏富于民”是祸患。这一点,是悖论的纠结,也不无是难度的根由。
为此,不必拭目,只需闷着心口,揪不住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