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2010年10大网络流行语之首的“我爸是李刚”在减失了热度的同时,一个崭新的问题同样浮出水面。那就是,此事件最终的事实认定和处理到底是法律的公正还是媒体虚妄了正义??
想当初,如果哪个媒体舆论上没有出现这个流行字眼,基本都是不可想象的。而现今,同样是媒体舆论在披露法律处理之后的细节,尤其是诸多事关李刚的相关事实,为何没有恁多的跟风了呢?
这只是因为,曾经的一窝蜂跑偏一旦复归到作为新闻的本源上来说,错了的事件初始的确是一个人的个体错位,而继续错上加错、唯恐不乱的却几乎是作为媒介的全体失察。
新闻的原则和基础是什么??是披露事实,是阐述真相,是客观,是理性。但就这一事件来说,一边倒的感性泯灭了职业操守,推波助澜的叫嚣毁沉了理性的良知。其结果便是:添油加醋的无由扩大化、是非不分的混淆引导、缺乏深度查证的闭门造车、任由民众情绪不明地失控。
“李刚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是情绪失控还是感性作祟?是一味跑偏还是昧心胡为?其实都很简单,明摆着的事,只要理性地梳理一下,谣言也好,挎词也罢,稍稍给以客观,都可在短时间内一目了然。现在事情已经是告一段落,却一任不了了之,其中道理也是显见的:法不责众,即便是众人没良知的错,更何况还几乎是整个无冕之王的失责。
这是什么??如果古语“谣言止于智者”也是媒体及舆论认可的正确方式,那么这份戮力同心、众志成城地扩大“非事实、非客观”的媒体们岂不是自相矛盾、悖论有加乎??
一个典型式事件的媒体舆论跑偏,尤其是群体的如是,基本是不可能期望谁来并且能够扶正的!当习惯了附和庸俗、肤浅的大众八卦胃口和无理性的跟风式毁损,于道德和操守的搁置又能奈何与谁??彰显无良又能怎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