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男》【余世存 著 九州出版社2010年3月第一版】
2010年8月8日阅毕
一本另类的“人物志”,一个耿介学人的独立史学观,相比于那些熟悉而又不堪过目的“旁证索引”的拿人讨巧,相比于那些以世俗为奴的史学谎言。本书以史之男人的本相为现实人本主义的造像为追求真相的基本出发点。为爷们立传,是否可称?那真还得看过才不失妄言。
被阉割了的司马迁有了《史记。列传》发轫而泛黄的笔法,余先生以国之近代史41爷们【此处纯粹以性别论】做了矫正式的解读。在语言寻租中标记价值背书,对错、是非求的不是彻底的颠覆,而是倒影或者倒立之后是否还能勃起的反应。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也同样是以是否合乎胜利者的主流评判为标准的,然则,同为时代中人,尤其是男人,即便不是为领风骚之故,也有着基于当时况下自我理解的存活理由。这也就是说,抛开任何不能复原如故的场景,所有观者的眼球和思考的头颅都难免是跑偏的苏格兰调情。
曾经,有些人和事不能说,现在,那些人和事即便想说了,似乎又不知道怎么说了。这和历史的本源无关,实在是和人的本性相连。
在转型所形成的个体不能阻碍的“合力”面前。任何精神个体所表现的张弛似乎都难免被淹没在洪流里,之前的这些“爷们”因之个性或被推崇、或被诟骂,或被理解,或被边缘。但无疑,其可贵皆在于保持了本我,对与错,留有后人任意评说。
至少由此可以唯一确定的是,他们总是留下了后人可以用口水、笔墨挣银子的既定事实。想来,这些“爷们”就算不糊涂与当时,恐怕也决然不会想到这些身后事的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