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志不在年高的科学悖论----时政视点之三十七

(2010-10-05 22:48:33)
标签:

诺贝尔物理学奖

有志不在年高

科学悖论

导师“老板”

杂谈

分类: 时事杂评

一直以来,不怎么关心诺贝尔奖的问题,不是因为我们中国籍的人没得过,而是因为自己学文科的,早没缘分去叫哪个板,而即便非要说上喜欢一个的话,那还是物理学奖,因为这个是曾经学得最不好的。

而今看到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两位年轻的帅哥,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尤其是在一个英国似乎都不见得很大名气的曼彻斯特大学来说,这俩哥们还真不简单。着实寻思了一大会儿。

寻思啥呢?这就不是咱中国人得没得到的问题了,而是这么年轻在中国就是根本没门的事儿。

前者51岁,后者35岁,在中国来说,单从纯粹的学术领域,并且抛开任何学术的造假而言,应该是创造的黄金年龄,但这时候“科学家”们干啥呢?

可能还在为学位努力,为导师“老板”打工着;

可能还在为某个项目的基金争抢着;

可能还在为了帮派似的某个学会、团体的位置斗争着;

可能还为了难得创新的见解突围着;

更可能为着某个实质性的学官跑颠着;

。。。。。。。。。。。。。

倘使加上造假、打压或者无奈的远离学术等等因素,应该来说,我们的“科学家”们着实地干着诸多和自身实质研究方向毫不相干的事情,更甭说老婆孩子这些七大姑八大姨的生活琐事乃至压力了。

由此,可怜的不是古人高宣的“有志不在年高”,而恰恰是为科学而不能回避的悖论。

搞糟了的不仅已是坏了的环境,更是远离、背叛了的心态。为此,也真是不谋一地难谋全局,不自扇耳光也就没必要外面光鲜了。

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介绍:

 

http://img1.gtimg.com/tech/pics/hv1/99/212/638/41540109.jpg

安德烈-海姆

 

http://img1.gtimg.com/tech/pics/hv1/104/212/638/41540114.jpg

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

简历:

安德烈-海姆

出生:1958年,俄罗斯索契 荷兰籍

授奖时所在的机构: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获奖原因:在二维材料石墨烯研究中开创性实验

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

出生:1974年,俄罗斯Nizhny Tagil  俄罗斯和英国双重国籍

授奖时所在的机构: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获奖原因:在二维材料石墨烯研究中开创性实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