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人类开始学会了直立行走,就开始琢磨脚的替代品;
而最先作为交通工具的材料应该是木头,能飘在水上,就有了船;能做成轴和轮,也就有了车;后来随着火药的出现,明朝人万户也就坐着“火箭”升了天。
交通工具在提高了人类的足迹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注定了失事出现的必然。由此,生命的死法也加了一条:死在路上。
曾经,人们一直就汽车、轮船、火车、飞机乃至航天飞机的安全系数做着比较,言下之意,速度越高安全系数越高,但安全系数不等于生存几率,有些事,一旦命中,那绝对是全锅端,而有些时候,也难说不是大难不死。这种事,不希望发生却在所难免,咱也就拿些主要的比划比划看看。
摩托车:速度超过80KM/H,生存几率基本为0,低于40KM/H为50%;
汽车:小客车之间时速80以内,安全带等措施到位的失事生存几率为90%,80以上为40%;小客车和大货车失事,生存几率基本不取决于速度,而取决于角度和部位,生存几率为30%,货车之间失事,后车生存几率为20%;
火车:脱轨未翻滚,生存几率为90%,翻滚到一定距离为70%,碰撞为60%,以上为一般时速100公里左右的普通列车,对于高速的动车来说,基本会增加1--1.5个系数;
轮船:近海小风浪和高温海区,救援及时的话,生存几率为95%以上,反之,增加2-5个系数;
飞机:起飞阶段离地100以上,生存几率几乎为0,飞行阶段为0,降落阶段硬冲击为20%,软冲击为50%以上;
航天飞机:任何阶段基本为0。
以上纯属部分合理的杜撰,巧合与否,博主概不负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