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价博弈的终极实质是两败俱伤

(2010-05-27 12:06:32)
标签:

房价

民众

博弈

实质

两败俱伤

两难

悖论

认赌服输

杂谈

分类: 社会感悟

    现在翻弄眼球的诸多相关东西,什么弱势群体、女人职场、跳楼、高房价、高药价等等,存在的一个普遍常识就是:国家在做、民众在忍,力度有之,期望有差。

    所以,呼声不息,民怨不止,骂声不断,伐音不消。

    这里,别的暂且不提,再次说说房价。

    在博主看来,新旧的“36”条力度的深浅,“房产税”三年期的有无扑朔。其实都不重要,问题不在于国家看到的比民众吆喝出来的少和浅,而在于民众真的能够打破多少“常势”的思维做出清晰地判断。

    国家和政府无论作为规范的制定者还是调控的实施者,决然是抱持着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而审度着“看不见得手”。从而一直没有改变的调调就是“稳定房价在合理的水平”,这个就是关键了,“打压”、“遏制”、“惩戒”等等一厢情愿的字眼都是媒体或者民众自我期望推断之下的“口号”。而稳定的内涵则是不要弹性、跳跃过大,至于稳定的基数是现在的还是以前的,政府是不可能画好杠杠的,也就是说,“合理”与否,那还是得靠“看不见的手”扒拉来去再做定夺。由此看出,政府一直在说的关于房价的问题实质还是在于不能不说,做到啥情况暂时还没谱。这就是绝对的“有水平”,也可以理解为白说或者没说。

    在这个前提下,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层面的政府一直是两难的悖论,不做,民众不答应,做了,利益的种种相关面必然受到地震似的影响,而又基于各种利益心态、势力角度、博弈规则、偶发因素等等的多方变量交杂,做不好的可能又是如此之大。所以,回到一个有教义性的古话来讲“好事速办,坏事缓办,事久必变”。这既是过程,也是为了过程的前提。

    说到这,我想,看官们应该打破些“常势”和“期望”了。政府的两难悖论,开发商的唯利是图,民众的心有不甘,市场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所有种种,都是以一个忍耐程度来规范的。对于一个个体来说,聪明笨蛋都没关系,当你必须作出决定的时候,总是简单的;而一群人、一堆人即便各自做出了简单的判断,但这个诸多的简单之和就是复杂多了。说白了,这就是市场。一个再牛气的人也永远做不成主导,即便你的选择是可以归纳到大多数那堆里的?

    所以,你最终在参与市场的所有环节和内容下的行为都是“投机”。无论是居者有其屋的目的还是翻炒的折腾。由此,你就要在不能制定规则而遵守最基本的底线“认赌服输”之中玩耍。市场是发牌的,能否拿到牌,啥时发出牌还得靠自己,底线之下的简单抉择也是无奈之举。

    这就清楚了吧。吆喝愤懑和期望对手出错和放水只能说明你还没有良好的“玩牌”心理。尽管从概率上看,每个人最终都是输家,输多少无非也在于啥时候进的,能否早点放弃而已。就这么简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