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少儿黑胡美国斯坦夫大学心理不平衡成功案例 |
分类: 记录生活 |
才看了对16岁博士采访的节目,这个孩子9岁上大学的情景我还很清晰的记得,一转眼7、8年过去了。如今已经是一个有点小黑胡的少年。一看就是一个青帮子了。我的儿子也是一个9岁玩童。在节目里知道,他曾经要父母给他在北京买房子,否则就不考博士。我并不是太在意这个16岁的少年,我却很注意他的父亲,很明显他的父亲已经不是当初儿子参加上大学的时候的那种状态了,虽然在电视里出现的不多,话也不多,但他却变老了很多。好象面对儿子的变化他的一切都没有准备好。是呀,如果再过几年,我怎么面对我16岁的儿子?能否与电视里的老张一样哪?
这几天,我们一直关注儿子的学习,特别是在报纸看到了沈阳一位也是神童的孩子,12岁就过了大学四级,现在在美国的高中学习,在英语方面很有成就。就一下子让我们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有这个条件,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学习语言的环境。也可以打造一个这样神童。于是分别去打听这方面的消息。也开始为儿子准备着计划。特别是身边的一位大姐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功,考入了美国斯坦福大学。有了这些人成功案例,就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对我们的影响可想而知。也要为儿子把目标锁定了美国,锁定英语神童。就是看了这个节目,我突然觉得谁为孩子想过了,必要的学习的帮助一定要给的,可是真的把他送到最为理想的学校,就全完了吗?我们是要把孩子培养成神童,还是神坛上的祭品。
几天前还要与朋友谈论,把孩子送到好学校,还是一般的学校,去了好学校,怕孩子在与同学相比之间败下来。如何防止孩子的心理不平衡的问题。当时我说了很多,首先是大人的一种不平衡的心态,也感染给了孩子。另外也要客观告诉孩子,这种差别。是很好的面对,树立一个正确的心态,这个很重要。当时说的很多,也很激烈。但是我也是这样做的,因为同样的问题儿子也是问过我的,我也是很认真的回答,讲的都是我心里的真实想法。
在今天金钱第一的时代,知识也不能重要了,过去古代状元是要从皇帝的走的门出宫的,这是最高的荣誉了。而现在一切好象都改变了。可能是16岁博士父亲的局限,也影响了他以后的发展。从一开始报道这个9岁的大学生,我就不是很看好。因为人生观,世界观完全没有形成的时候,就让一个孩子在一个成年人的世界里学习,这种危险是无处不在的,我觉得他的父亲只是让儿子考,考。好象对孩子未来就是考学位。没有一个很清楚的认识。终于现实的问题出现了,找好工作,挣钱,买房子。这听起多现实的生活,一个16岁的成年人就要思考,而且是不是他所处的环境的决定的哪?这可不是一个父亲所能决定的,是环境,我们所处的时代。
是呀,若干年后,当我的儿子长到16岁了,是让他学业有成,成为神童,还是一个正常的有自己一定行为能力的少年,一个有点小黑胡,将要变成男人的男孩子哪?我的结论是学一定要学的,而一定要有所成就。这是我们的一种对孩子的义务,一种天职。另外也要想到孩子的未来?他命运最后还要交给他自己。我要培养的是一个人,不是一个神童,也不是一个神,更不是神坛的祭品。一个有知识,一个理想,能成功。热爱生活的一个好人。
刚刚看过柴静对张炘炀采访的节目后的一点感受。她来是这么及时!是不是让我们这些当家长人的心能不被社会的乱象所左右哪?是不是我们的一些不成功,不如意就要转嫁给孩子身上。把我们追求成功的愿望,无限放大给了孩子哪?看来危险的不是神,而且是想让自己成神的人。感谢,我还能有这样认识。一起好好生活,做好本色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