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说黄鳝等无鳞鱼是发物

(2015-02-17 13:13:18)
标签:

儿童看图识字

儿童看图

慧眼识字

看图识字

图理识字

分类: 《慧眼识字:用眼睛看懂文字》
声明:本文属于余双红原创作品,已受到如来和耶稣联手保护,版权所有,法力无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需用于商业用途,请与我们联系,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商业用途,侵权必究。

http://s6/mw690/001D541Rgy6Q2TyrkgJ45&690

读音:【shàn

分析:鳝=鱼(表示鱼类)+善(表示友善,指鳝鱼性格温和)。表示一种性情和善的鱼类。

造字本义:鳝鱼,黄鳝。

说明:鳝鱼,亦称黄鳝。属合鳃鱼目—合鳃鱼科—黄鳝属。合鳃鱼,表示鳃合并了,退化了。鱼类多用鳃呼吸的,可是鳝鱼却独具一格,它的鳃退化了,不发达,借助口腔及喉腔的内壁表皮作为呼吸的辅助器官,能直接呼吸空气,因此在水中含氧量十分贫乏时,也能生存。因为黄鳝呼吸系统和鱼不一样,所以通常每隔一段时间要探头越过水面来呼吸空气,也因此决定了黄鳝一般是在离水面比较近的地方生活,如果它藏身的地方离水面远了,这样它每呼吸一次就花费很多力气,不太符合它的生活习惯。

由于黄鳝多生活在浅水区域,易被发现,所以白天很少活动,隐藏在岩隙间,成为“岩穴之士”的隐士,到傍晚后出来觅食。黄鳝的身体呈圆筒形,适合穴居生活,对进出洞穴,减少摩擦十分有利。出水后,只要保持皮肤潮湿,数日内亦不会死亡。黄鳝长有锐利的牙齿,生性凶暴且毫无畏惧,是以各种小动物为食的杂食性鱼类,性贪,夏季摄食最为旺盛,寒冷季节可长期不食,而不至死亡。但是黄鳝平时动作迟钝,是性情温和的鱼。黄鳝没有特殊的攻击本领,也无强有力的防御武器,惟一的技能是“三十六计,逃为上计”。人们认为黄鳝虽然像蛇,但是性情和善,因此取“善”加“鱼”,命名为“鳝”。 人们放生,也多选黄鳝,有“行善”之意。

黄鳝肉质嫩滑,味道鲜美,并且刺少肉厚,又细又嫩,我国民间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黄鳝味甘性温,食用鳝鱼之后要喝少许烧酒,有助于消化。黄鳝的营养价值比较高,

黄鳝的维生素A含量很高,维生素A可以增进视力,有这样一种说法“鳝鱼是眼药”,过去患眼疾的人都知道吃鳝鱼有好处。黄鳝中含有丰富的DHA和卵磷脂,它是构成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脑细胞不可缺少的营养。经常摄取卵磷脂,记忆力可以提高20%。故食用鳝鱼肉有补脑健身的功效。

黄鳝虽是美食佳品,营养价值高,但是吃鳝鱼是很讲究的。

第一,吃活不吃死。那就是必须是鲜活的才能食用,死黄鳝尽量不要食用。这是因为黄鳝蛋白质构造中含有很多“组氨酸”,这种物质使得黄鳝肉味鲜美,黄鳝活着的时候,这种物质很稳定,而一旦黄鳝死后,蛋白质结构就会迅速分解,组氨酸很快就会转化为一种有毒物质——组胺,人吃了之后会中毒,轻则头晕、头痛、心慌、胸闷,重则会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等不适。而且,鳝鱼死亡的时间越长,分解成的组胺越多,所含毒性越重。因此在农村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鳝鱼不论死在什么地方,就连最爱追脏逐臭的苍蝇也不去叮爬吸食。也因此有人常发现,一般的水生物死后都会迅速腐败发臭,黄鳝死后却不容易腐烂发臭,只要是离开水,阳光一照,极容易变成干尸木乃伊。

第二,尽量要少吃。黄鳝属于无鳞鱼,就是天生没有鱼鳞的鱼。鱼鳞到底起什么作用呢?鱼鳞首先起一种保护作用,对身体有盔甲般的保护作用,它可以避免鱼类在游水时被硬物擦伤,也可以免遭水中微生物的侵害及抵抗疾病,更能反射和折射光线,伪装成水的闪光以逃避猛鱼的噬食。另外,鱼鳞能使鱼减少水中的摩擦力,游得更快更易觅食。不过无鳞鱼为适应环境,已用黏液或厚实的皮肤代替了鳞片。无鳞鱼多是底栖性的鱼类,身上无鳞而有粘液。粘液的主要功能是:预防细菌、病菌侵染身体,减少疾病;阻止寄生动物植物的纪缠,有利成长;油头滑面,有利于它在泥中通行无阻以及逃生。无鳞鱼相对于有鳞鱼来说,不饱和脂肪酸(这种物质可以降低人体内的胆固醇)含量会低一些,而胆固醇含量比较高。所以老年人、肥胖者和高血压、高血脂及胆固醇高的人应该尽量少吃。另外,中医认为无鳞鱼和有鳞鱼相比,更偏温性、易产热,因此热性体质,比如平时容易上火、口干、长疮、大便干燥的人应该少吃,否则会加重这些症状。还有阴虚血淤的病人要少吃,因为无鳞鱼是底栖性鱼类,属寒凉之物,红斑狼疮的患者就应该少吃甚至不吃无鳞鱼。因此,黄鳝属于发物,容易引起旧病复发。发物是指富于营养或有刺激性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发物禁忌在饮食养生和饮食治疗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在通常情况下发物也是食物,适量食用对大多数人不会产生副作用或引起不适,只是对某些特殊体质以及与其相关的某些疾病才会诱使发病。然而,到底何谓“发物”,经典的传统医学典籍上却似乎没有明确说明。从名单来看,民间所谓发物多是一些具有刺激性或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前者以辣椒等调味品为代表,后者则以易引起过敏的蛋、奶、红肉和海鲜为代表。按照民间的经验,羊肉、猪头肉、猪蹄、鹅是大家公认的“发物”。其中羊肉性大热,感冒往来寒热,或素体多火,或热病初复,均不宜吃,否则将使旧病复发。关于鹅《本草纲目》中说:“鹅,气味俱厚,动风,发疮。”凡皮肤病、过敏性疾病、热病等应忌服。这些只是根据中医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并没有经过循证医学的验证。西医中并没有关于患某些疾病不能吃无鳞鱼的说法。没有吃了这些所谓发物是否一定会导致疾病的复发。比如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们日常吃的就是牛肉、羊肉,他们患了疾病怎么办?就不能吃牛肉羊肉了?所以关于“发物”的问题,应该说只要没有过敏反应,吃了没有不良反应,这些东西尽量少吃为好。

第三,善用黄鳝。在中国的国宴中,也不吃黄鳝。“鳝”通“善”,吃“鳝”则不“善”,易被人大做文章。更重要的原因是,国宴招待的对象中可能有宗教人士,有些宗教是不吃无鳞鱼的,譬如伊斯兰教。另有圣经 《旧约·申命记》中记载了一些信徒可以吃与不可以吃的食材,其中说道:“水中可吃的乃是这些,凡有翅有鳞的都可以吃。凡无翅无鳞的都不可吃,是与你们不洁净。”反正可选的食材很多,对那些可能带来禁忌的食材干脆就不用。

趣谈:鳝鱼胚胎发育到第一次性成熟时为雌性,可是从第二次性成熟开始时它又变成雄性了。这就是说,黄鳝在一生中既当妈又当爹。这种阴阳转变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性逆转。

词句:黄鳝;“摸到泥鳅当鳝鱼,不知长短”;“泥鳅黄鳝交朋友,滑头对滑头”。

节选自:余双红·《慧眼识字:用眼睛看懂文字》

感谢作者辛苦原创,如果觉得好,就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或长按下面的二维码,给作者赞赏一下吧!
(赞赏我一下吧!么么哒!)

http://s2/mw690/001D541Rzy79Utjw0b7c1&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