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耍慢活的蓉城
如果问我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成都,回答因为它是快耍慢活的蓉城。
6月9日10时30分,国航CA4186,首都机场T3飞成都双流机场T2。国航APP下单。
入住“华住集团”旗下汉庭酒店成都武侯祠永丰地铁店,六晚。华住APP下单。
6月15日14时,国航CA4103,成都双流机场T2飞首都机场T3。国航APP下单。
这次到成都我把旅游点放在“快耍慢活”四个字上,景点倒是次要的(其实我也没去景点的欲望,只想在大街小巷走走在街头巷尾坐坐)。如何在短短的6天旅游中找到学到快耍慢活?在快耍慢活这一对矛盾中我采取多看多听多体会,主要目标是和我一样的老人。
早就知道成都许多非政府和非企业单位,差不多都是“挂羊头卖狗肉”的麻将馆,也早就知道成都有可能改名为麻都。所以还有一个主要目标是在看打麻将中体会这个“快耍慢活的蓉城”。
成都人民公园、望江楼和武侯祠都是免费公园,里面的老人居多。阴郁的天可怜兮兮地让空气“3D打印”到地上,脚好象踩的不是潮湿的草地,而是阴郁的天,心情也有那么点阴郁。举目望去,那些麻将人如“皮影”在稀疏的树影里晃动,又将麻将声音毫无阻挡地塞进耳朵。有人形容飞机降落双流机场前就能听到成都人打麻将。我慢慢踱步过去,站在他们后面不动声色地看。那些打牌人看似怡然自若实际火烧火燎。竹藤椅在屁股下吱妞妞乱响(许多地方已经淘汰藤桌藤椅),抓牌出牌的手在竹圆桌上风驰电掣令人眼花缭乱。四位老人面部肌肉都紧紧聚在一团,八只眼珠仿佛要蹦出眼框与麻将同甘共苦,四双出牌抓牌的手仿佛出剑躲剑的手与麻将生死相依,“此剑一出再无兄弟”只恨时间过得太慢。尤其是洗牌,完全没有电视里麻将人洗牌那种悠闲。竹圆桌上的牌在八只手里相互碰撞如连发的机关枪,唯恐天上飞机里的乘客听不到,垒牌速度之快大有怕清场收摊之势。每个老人的动作脸色语言都流露出快快玩吧,没有不急,来日苦短。
离开喧闹的麻将,走到不远处的茶坊。这时“沾衣欲湿杏花雨”淅淅沥沥落在头上,很友好地顺着耳朵似有似无缓缓洇下,亲亲的痒痒的,一会儿工夫如毛毛似的雨点又不见了。我选一个能看到四周的僻静角落坐下。旁边是一位和周围一样的老人坐在和我一样的竹圆桌前。我细细观察,他坐的那个很老旧的竹藤椅偶尔发出几乎听不到的吱妞声音,他可以一个小时不动竹圆桌上的小茶杯;还可以一个胳膊肘支在竹圆桌上、手里端着小茶杯悬在半空一个小时不动;更可以把小茶杯放在嘴边一个小时边闻边小口呡。虽然有些夸张,但我觉得不夸张,因为这些细微动作已经诠释出这位老人的慢活。何必着急动竹圆桌上的小茶杯;何必着急喝那口茶;又何必着急一口咽下那口茶。慢慢来嘛,无须着急,来日方长。
我没有机会到写字楼里看那些白领们,但早晚高峰的马路上白领们匆匆的身影就让我想象每天的不易。
来日苦短与来日方长在麻将馆里和茶坊里相互博弈又整合着,可能也在办公室楼梯间挤满排队上班的人群里和下班无处可去坐在街边咖啡小店里闭目养神里悖论循环着。
我最不愿听有人贬低成都是中国最懒城市,每天只会吃饭喝茶打麻将!快耍慢活的蓉城“水太深了”,吃饭喝茶打麻将里面全是“事”,这些事里面埋藏着太多的惊天动地。
这大概是“快耍慢活的蓉城”的微观,或者说连微观都谈不上,只是我看到引发的一点点感慨而已。至于宏观是什么?我一草民根本无法体会感受。千年古城的成都浩如烟海、故事千仓万箱、成都人个个深藏不露。我也许只有想想九眼桥上的春风、人民公园里的嬢嬢、锦官城下的芙蓉、泡桐树的文青、繁华春熙路和老街玉林路、以及妖艳的成都妹儿,还有像《成都》那首歌里唱的:“在那座阴雨的小城里,我从未忘记你,成都,带不走的只有你。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那样把这座城市的名字留在心里,而成都的美食和“快耍慢活”一样是永远寻找的答案。
熊猫是国宝,这是必须的。
回到北京,从下飞机那一刻起我就开始想:如何快耍?如何慢活?几天来一直在想,到提笔写游记才慢慢想明白,不知明白的对不对。这是看透人生的态度,不再争不再抢,如果说还在争还在抢,那是争快耍抢慢活,这不仅是退休老人新的人生意义,也是年青人再定义的人生意义。正像王朔说的“人生的意义就是没意义。”不要指责王朔,只恕我不那么正能量。我倒想正能量,可脑子里全是成都人“快耍慢活”的影子与我老化的脑细胞融合,化学反应出不积极的人生态度乃必然也。这既是快耍慢活的微观也是宏观;既是我步入老年的体会也是成都旅游的收获。请君评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