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诗这棵树——《散文诗创作论》自序

(2024-05-22 18:32:42)
标签:

文化

分类: 评论

散文诗这棵树

——《散文诗创作论》自序

 

陈志泽

 

既然决定要出版这本《散文诗创作论》,就着手选编吧,似乎都要有个序。自序不必麻烦师友。

我想用一棵树来比喻这本书。

这棵树的根是诠释散文诗的定义。我以为散文诗是散文与诗最佳美学特点的融合,不是诗,也不是诗的一种,不是散文,也不是抒情散文或有诗意的散文。散文诗是一种独立文体。如果什么是散文诗这个基本问题不搞清楚,派生问题的研究毫无意义。散文诗事业的发展步伐也就必然延缓。但长期以来,中国散文诗界对于这个基本问题恰恰至今看法不一致,并且没有对这种不一致的后果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以为,这个现状不改变,中国散文诗就一直没有自己的门户,甚至没有存在的理由。这就是我把什么是散文诗看作是散文诗之根的原因。本书开头部分关于散文诗之根的论谈占了较多的篇幅,有《强化散文诗的文体意识》《散文诗的“模式”》《散文诗文体的真正独立》等。

从这根生长的树干大约是散文与诗两大部分美学特点和二者融合之必要的论证与阐述。《简析散文诗文体的四种认识》《散文诗应是诗的突破》《散文的融入不可忽视等都是。再就是关于散文诗内容与形式的看法。依我之见,散文侧重表现内容,诗侧重表现形式,(当然二者必须互相融合、互相渗透)散文的功能主要有哪些,诗的功能主要有哪些,书中《散文诗的内容与形式》等文章作了解说,并提出 当今散文诗创作中既存在‘形式小于内容’的问题(即艺术表现跟不上内容的需要),也存在‘形式大于内容’(即内容浅薄、貧乏,却一味在表现技巧下功夫)的问题。本来散文诗在具有诗的品质的同时,融入一定散文性细节使它具有更细腻、更深刻表现现实生活的独特功能,这既是散文诗的来由,也是散文诗的长处。如果散文诗作家因为害怕诗化的削弱宁可缺失这一长处,因而忽视深入、体验和表现多姿多彩的生活,而将散文诗看作凭借艺术技巧就能摆弄好的小玩意儿,其作品的内容必然‘贫血’。

树的分枝乃至树叶是这棵树的树冠,有这个树冠才能呈现树的完整、完美。书中《散文诗强化诗意的几种艺术表现手法》《散文诗的三种主要类型》《读波德莱尔〈巴黎的忧郁〉》《读纪伯伦的〈先知·沙与沫〉》以及现当代散文诗作家作品选评、外国散文诗作家作品解读,对于散文诗经典作品、著名作家的作品具体赏析,对于散文诗的美学特征与创作的艺术技巧进行细致的解说、知识性的辨析。除很少的几篇因特殊需要外,这些文章未曾编入过已出版的《散文诗艺术技巧例话》《中外散文诗精品解读》,该会带给读者新的认识和可感性、可读性。

这本《散文诗创作论》的框架大致如此。

需要提及的是本书与一些理论家的散文诗理论著作不同,属于散文诗作家论散文诗创作的论著,具有较多散文诗创作实践的体验与思考,有明确、雄辩的见解,而又深入到散文诗创作种种审美与审智的问题,甚或解剖一只只“麻雀”,尽可能做到细致透彻分析与解说,对于散文诗作者与爱好者该会具有切实的裨益。

我很清楚,我这些论谈的观点与当代某些理论家的见解不太一致,有的甚至分歧严重。我想,随着散文诗事业的哪怕是曲折的发展,正确的观点一定能不断彰显出来。凭着这些编入书中的文章发表后曾经得到的好评与许多支持,凭着长期散文诗创作的实践和面对中国散文诗历史、现状与发展不带任何谋图个人利益的冷静思考,我对于这本书能不能站得住还是比较自信的。

                                                          2023525日于泉州

                                                        2024425日改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