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扶持——陈志泽散文随笔集《沉吟》选读

(2023-12-23 07:23:16)
标签:

文化

分类: 散文

扶 持

——陈志泽散文随笔集《沉吟》选读

陈志泽

 

1973年的一天,我在德化县“革委会”的大院里,遇到县文教办干部老徐。老徐对我说,正要找你,《德化文艺》上是不是有首诗叫《放排》,署名“德化县文艺创作学习班”?我说,是的。老徐说,省里来函查问作者是谁。我吓了一下,还是实话实说:是我。老徐见我紧张,笑说没事,你写封信告诉《福建文艺》就是了。我那首《放排》后来以真实姓名发表在《福建文艺》上。那是我首次在省级期刊发表作品。我在那几年所写的诗皆为民歌体,不晓得是受到谁的影响。在文革期间,民歌体诗歌因为“民族化”还是很有些市场的。我的那首《放排》,后来接到通知被编入全国性的《文革十年诗选》(此书最终未能出版),这在当时是一件了不得的事。之所以吃香,恐怕和它的民歌体以及有些山区生活体验有关系。

那时“四人帮”还在台上,但被禁锢太久的文艺终究如同岩石下的小树,硬是要顶出枝芽,于是开始出现文艺刊物。我所在单位创办的《德化文艺》就是在那样的背景下冒出来的。刚刚创办的刊物稿源不足,除了公开征稿,我这个“主编”还跑工厂、机关、学校,企望从墙报上找到可用作品。《德化文艺》创刊号还是凑不齐稿子,我只好把自己的那首《放排》塞了进去,署名嘛,那时习惯用集体的名义。《福建文艺》那时也刚复办,是否也在张大眼睛四处找稿,拙作便幸运地进入他们的视野。“偏僻山区的一本小刊物,哪位编辑有如此寻觅的劲头!”我当时好惊奇,也好感动。诗发表后不久,《福建文艺》又发来一个通知,要我到福清县参加全省文艺创作学习班,这真叫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山区业余作者喜出望外!这是我首次跨出山门,进入到一个宽广的文学天地啊。那一次学习班的学员有张胜友、黄文山、叶志坚等人,我与黄文山同住一室。也就在那时,我认识了我所崇拜的郭风、何为、《福建文艺》主编老苗——苗风浦。一进学习班老苗就告诉我写作的要求,说是诗歌组的负责人陈钊淦病了,要过几天才来,你写出来后,可将稿子送郭风审阅。浑身是劲的我,才两三天功夫便写出了一组诗送到郭风老师面前。郭风看了一遍,点了点头说,我看可以。接着便同我随意交谈,询问我的创作情况。他那么慈祥、宽厚、朴实,亲切的目光望着我,我的紧张霎时烟消云散。郭风那时还没完全“解放”。他是戴着“帽子”到学习班为学员们看稿、作指导的。认识郭风,我的诗得到他的首肯,我太高兴了。我准备在福清逛逛就凯旋回德化。可恰巧在这时陈钊淦老师来了。这就是看中我的诗、查我姓名、要我进学习班的诗歌组负责人,高个子、文质彬彬。他热情地同我握手。听说我已完成任务明天就要回去,他稍事休息之后便看我的诗,很快地就找我。我期望着他的赞赏,他却只朝我微笑,好一会儿才说出一句:“你的诗……”他斟酌了一下,接着很温和地说,“不很理想。”我完全没有被否定的思想准备,一时说不出话来。“立意比较一般。”他对我讲了诗的立意,接着指着几个地方,心平气和地说,“你看看,比较浅白,形象性和准确性是不是还欠功夫?”“怎么修改?”我强忍着不悦。“再写一些看看。”言下之意很明白,这一组诗不好改了,得丢掉。我差点发火,这组诗可是郭风肯定了的,你陈钊淦就比郭风高明?我很不礼貌地转身走了,回到房间“砰”地关上门,同屋的文友关切地问道:“审判结束了?怎么样?”我嘟哝一声:“枪毙了!”便倒在床上……

被陈钊淦整得好苦呀,我简直无法忍受。“我回去写吧,要能写得出来,我将稿子寄来。”我向他恳求。“不行。”他仍是微笑,但态度明朗,毫不退让。“别急,你能找到好题材、好构思的。”他那微笑有魅力,终于把我镇住。他对诗的讲解不时萦绕在我耳边,令我寻味,令我咀嚼。我冷静了下来,心里明白,我从郭风那里得到了鼓舞,他却给我压力,异曲同工,都寄托着真诚的希望……两天之后我果然写出一首新作。憋足劲而后一气呵成,写得满长的,自觉满意,急急去敲老陈的门。老陈伸出手来把我拉了过去,随即看起我的诗稿。我看到他的微笑逐渐地弥漫到整个脸上:“不错,不错,这一首不错。”我真的可以凯旋了。那天早晨,我这个极少离家的山区“乡巴佬”,早早地要回家去了。老苗和好几位编辑、学习班的文友为我送行。他们直送到楼下大门口。老苗是个山东大汉,可他久久握着我的手,叮嘱我要不断地写……令我感受到一种暖人心胸的关怀,简直如同母爱!

 

(原载《我与〈福建文学〉》《福建文学》杂志社编20015月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